中国景观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

客家地名文化景观聚类分析——以宁化县为例(上)

中国景观网2022-12-17景观规划桥梁景观
唐语景观,桥梁景观,成都景观实习,客家地名文化景观聚类分析——以宁化县为例(上),唐语景观,桥梁景观,成都景观实习客家地名蕴含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和历史,研究客家地名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客家历史文化。以福建省宁化县客家地名离散点为研

客家地名文化景观聚类分析——以宁化县为例(上)

客家地名文化景观聚类分析——以宁化县为例(上),

  唐语景观,桥梁景观,成都景观实习客家地名蕴含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和历史,研究客家地名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客家历史文化。以福建省宁化县客家地名离散点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K-means聚类和核密度估计法研究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自然景观地名和人文景观地名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发现,宁化县客家地名分布与人口分布相对呈正相关,但也在局部地区表现出了较明显的不均衡性。自然景观类地名的分布与宁化县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以地形地貌类地名居多,水文类、动物类和植物类地名分布比较分散,体现了当地居民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与表达。人文景观类地名则与宁化悠久的历史文化息息相通,方言类、耕作类、建筑类地名分布较为集中,姓氏类地名分布最为均匀,反映出人文景观类地名是宁化历史文化变迁的见证者。

  地名作为人类赋予地理位置的专有名称,具有一定的社会特征和地域特色。地名通常会随着区域的环境变化而不断更新和演变,经过长期的演化,地名不仅代表了其词语本身的含义,还承载了其背后地理实体的独有文化内涵。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国家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统一部署,广东、浙江、四川、山东等多省份开展了清理整治地名的工作。我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于2019年5月7日开通,该信息库为地名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如何在新时代下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升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与认同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关于地名的话题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运用现代技术保护和传承地名文化遗产成为学者们近期研究的热点。有学者认为,充分认识当地地名景观的特点、形成与分类,对于保护地名遗产,传承地名文脉具有重要意义。客家聚落地名是客家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客家地名作为文字记载的一种形式,既见证了历史,又能够反映客家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并揭示客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福建省宁化县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乡村地区,与乡村振兴战略联系紧密,因此研究客家地名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让更多的人民关注到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已有汉人南迁至宁化,迁徙的客家人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宁化,而宁化县也被誉为客家民系的摇篮之一。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宁化县的地名文化景观有利于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可以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客家人民对于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的认识和表达。

  国外对地名的研究有着较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地名学的兴起到19世纪欧美各国开始设立地名委员会,随着地名学的不断发展,涌现了许多地名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国外对地名的研究从传统地名学到批判地名学的相关研究领域皆有涉足,如:Isoda比较了日本三陆海岸的当地群众对具有现实性和夸张性的海啸起源地名的看法;Light揭示了地名在商品化命名过程中政企和市民的博弈斗争;Cretan研究了民众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城市地名的认知和使用。国内对地名的研究相对较晚,早期主要是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来简单地解释地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开始结合数理统计等理工科方法来研究地名,如:路娜等采用空间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天津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展开了研究;林琳等使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广东增城不同类型的聚落地名进行了文化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孙百生等采用移动搜寻法对河北承德乡村地名作离散点研究;何曼丽等从地貌的角度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诸暨乡村地名的空间分布。

  传统地名学研究多采用人文地理学的方法。随着GIS技术的发展,目前对于地名的研究结合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和空间分析的方法,但多以空间分析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为主,在地名研究中使用空间聚类方法的相对较少,同时也缺乏对客家地名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因此,文章以福建省宁化县客家地名为研究对象,运用K-means聚类和核密度估计法并结合当地历史文献资料,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视角分析地名空间分布及文化景观特征。通过对地名的研究来认识和了解宁化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并为客家地名的研究和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借鉴。

  宁化县,古属汀州府宁化县,今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位于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之间。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部,从唐朝设镇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最初宁化名为黄连峒,后升为黄连县,天宝年间改名为宁化县,取自“宁靖归化”之意。宁化县境内南北长78.29km,东西宽68.08km,总面积2407.19km2。主要河道东溪、西溪会合于县城东郊,称翠江,县城所在地为翠江镇。宁化地处武夷山东麓、福建西部,是闽、赣两省交界县之一,四周毗邻石城、广昌、长汀和建宁,是客家迁徙过程中江西通往福建的第一大关卡。自西晋末年以来的漫长迁徙过程中,客家先民离开故土中原奔赴南方,宁化县石壁镇逐渐成了客家民系的重要地区。客家民系在此孕育形成,后继续向外迁徙扩大。以石壁为中心的赣、闽联结区,逐渐成为客家迁徙的始发区和早期客家文化的传播中心。唐宋客家大迁徙时期,南迁的汉人多数聚集在县城西处的石壁村,尤为壮观。民间流传“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之说,宁化石壁遂有“客家祖地”之称。文章以福建省宁化县客家地名为研究对象,地名数据来源于《宁化县地名录》,坐标数据源自百度地图,研究中有关的地名及历史信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从《宁化县地名录》中得到2281个宁化地名样本,但整理地名数据后发现481个地名由于信息缺失或者未沿用至今,无法确定其确切坐标,故将其剔除,经过筛选最终获得1800个有效地名。

  首先利用互联网及各类客家文化历史资料,搜集宁化县地名并核实其真实性,对宁化县地名实现储存和分类统计。其次使用“百度拾取坐标系统”,获取地名的具体经纬度坐标并保存。将得到的地理经纬度坐标采取空间可视化操作,建立客家地名信息数据库,借助空间聚类和核密度估计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宁化县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及地名文化内涵。

  (一)K均值聚类K均值聚类(K-means聚类),也可称为快速聚类法,是非系统聚类中较为常用的聚类法,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以距离衡量样本间的亲疏程度。K均值聚类有处理速度快、占用内存少、计算量小等优点,比较适合样本量较大的聚类分析。它将数据划分为K类,先确定初始聚类中心,不断迭代直至类簇中心变化趋于稳定或达到预期迭代次数。

  (1)指定分类数目为K,在数据中随机选择K个对象,将选取的数据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根据就近原则将各个点分别纳入距离最近的一个类中,再计算各个类的平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并使用新的聚心继续分类;

  (3)一直反复第(2)步操作,直到聚类收敛且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时,迭代操作停止,所有数据都被分类到相应的聚类当中,聚类完成。

  为分析客家地名文化景观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空间分析中的核密度估计法,生成获得各类型地名景观的核密度分布图,以此从空间可视化的角度研究客家地名。核密度估计是使用核函数根据点或折线要素计算单位面积的量值,再根据量值将各个点或折线拟合为光滑锥状面的估计方法。同时它也是一种空间分析中的可视化方法,能够在空间上反映出各个散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核密度估计充分地体现了地理学的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较近的对象,权重较大。核密度分布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k为核密度方程;h为设定的阈值;n为阈值范围内的样本数量;是点x到样本的距离。在样本点越密集的地方,其发生概率越大,能够明显地反映出点在空间上的聚集特征;反之在样本点越稀疏的地方,其发生概率越小,显示出样本点的离散特征。

  文化景观是人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所产生的各种人类可以感知的独特文化景象。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及宁化县地名特性,将地名用字分类按照景观特征分为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其中自然景观类地名可分为:地形地貌、水文、动物、植物等4类,人文景观类地名可分为:耕作、姓氏、方言、建筑等4类。具体分类情况及主要用字如表1所列。

  宁化县地名中属于自然景观类的地名共有1192个,主要是以地形地貌和水文类地名为主,其中地形地貌类716个,占自然景观类总数的60%。在地形地貌类地名中,含“坑”字的地名有244个,含“山”字的地名有130个,含“排”字地名有85个,含“岭”字的地名有79个,含“石”字的地名有62个。水文类地名有226个,占比19%,其中,含“塘”字的地名有54个,含“溪”字的地名有38个,含“沙”字的地名有31个,其次还有含“湖”“江”“源”“泉”等字的地名。动物类和植物类地名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104个和146个。动物类地名包含有常见的家畜如“猪”“牛”“羊”等,其中出现最多的3个分别是“龙”“牛”“马”,合计共有54个。植物类地名中以含“竹”字的地名居多,有28个;“树”“杨”“茶”三字也较为常见。

  人文景观类地名共有1329处,其中姓氏类地名最多有455个,占人文景观类地名总数的34%。姓氏类地名共包括58个姓,其中黄姓、罗姓数量最多,分别有45个和44个,其次为高姓33个、王姓23个、陈姓21个。方言类地名有396个,占比30%,以含“屋”“里”“磜”“窠”等字的地名为主,其中含“里”字地名有112个,含“屋”字地名有64个。建筑类地名有325个,以含“坊”“寨”“桥”“楼”等字的地名为主。耕作类地名较少,共153个,多以“田”“背”“畲”“禾”等字命名。

  宁化县平均地名密度为0.75个/km2。以宁化县行政区划单元来统计各行政单元地名数量并计算其地名密度,制作出宁化县各乡镇人口密度专题图和地名密度专题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宁化县人口密集的地区主要是县城翠江镇、石壁镇和淮土乡。对比图1和图2可以发现,人口最密集的3个乡镇也是地名密度比较高的地区。济村乡、安乐乡和湖村镇都是人口较为稀疏的乡镇,它们的地名密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宁化县的地名分布与人口分布相对呈正相关的关系。治平畲族乡的情况比较特殊,其人口密度是最低的一级,但该地区的地名密度却比较高,与人口密度是负相关的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治平畲族乡是历史以来畲族土著居民聚居的地区,随着时间的积累,在治平畲族乡出现了大量的地名,形成了如今地名密度高的局面。同时由于治平畲族乡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现代经济发展缓慢,更多的居民选择离开治平乡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区和乡镇定居,所以当前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此外,宁化县的客家地名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地名密度高的地区主要包括了宁化县西部的石壁镇、淮土乡,南北两侧的治平畲族乡、水茜乡,还有位于中部的翠江镇。东部和东南部的4个乡镇是地名密度最低的地区。因此得出结论,宁化县客家地名分布与人口分布相对呈正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