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

一座桥一座城市的风景一个时代的起点……

中国景观网2023-01-16景观规划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奥达文景观园最新消息,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渭南至桥南二级景观路,一座桥一座城市的风景一个时代的起点……,奥达文景观园最新消息,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渭南至桥南二级景观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时代修建的“新桥”,对于巴黎乃至法国,意义重大。新桥之“新”,造桥的技术革

一座桥一座城市的风景一个时代的起点……

一座桥一座城市的风景一个时代的起点……,

  奥达文景观园最新消息,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渭南至桥南二级景观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时代修建的“新桥”,对于巴黎乃至法国,意义重大。新桥之“新”,造桥的技术革新及地标意义倒在其次,最重要是它在建成之后,带来诸多的观念革命——不意之间形成的公共空间,成为人群的聚集地,也自然成为消息的汇聚地。而开放平等的舆论场的出现,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形成……

  今天的巴黎以其迷人的城市风貌而闻名于世,圣母院的优雅、凯旋门的雄伟、埃菲尔铁塔的浪漫无不令人流连忘返。“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作为一座伟大城市的巴黎也是如此,在走向现代城市的道路上,巴黎经历了太多的坎坷、留下了太多的故事。

  如今我们看到的巴黎城市景观大多形成于19世纪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期间,时任塞纳省省长奥斯曼男爵以简单粗暴但却高效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使巴黎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这次改造也因此被认为是巴黎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重要转折点,并作为城市改造的经典案例为人们所熟知。但需要说明的是,早在两个多世纪以前,巴黎就在一位伟大国王的带领下,迈出了走向现代城市的第一步。

  持续近三十年的胡格诺战争在16世纪末终于迎来了尾声,兵锋正盛的新教军队将巴黎团团围住,但却久攻不下:首都要求未来的法国国王应是一位天主教徒。经过一番利弊权衡,新教阵营首领、曾险些殒命于狂热天主教分子屠刀下的纳瓦尔国王亨利最终决定改宗。传言他曾对属下感叹“巴黎值得一场弥撒”,这座城市在亨利心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1594年,改宗了天主教的亨利顺利进入巴黎并登上王位,是为波旁王朝的开国君主亨利四世。

  然而,亨利四世曾认为“值得一场弥撒”的巴黎,此时已是满目疮痍。连年的战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城市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完全丧失了首都城市应有的功能和光彩。雄心勃勃的亨利四世自然不会放任自己的都城如此“落魄”,他早已在心中勾勒出未来首都的宏伟蓝图,他的愿景将形塑现代巴黎。

  大规模的建设工程在巴黎悠久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巴黎圣母院、卢浮宫、菲利普·奥古斯特城墙……这些工程或为纪念性的教堂、宫殿,或为城防设施,但无关城市生活,对普通市民影响不大。亨利四世另辟蹊径,决定为巴黎修建一座桥梁——一座伟大的桥梁,这也许是巴黎历史上第一项真正意义的“市政”工程。

  这座桥梁就是至今仍横跨塞纳河两岸的新桥(Pont Neuf),一个“新”字,准确地反映其具有的划时代意义。据记载,新桥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一直被称为“那座桥”,直到打桩开工的前几天才获得了新桥这个名字,后来的官方文件中也一直将其称为“在建桥梁”或“新的桥梁”并延续至今。虽然在此前巴黎已拥有四座桥梁,但无论设计理念还是建筑技术,新桥都与之前的桥梁迥然不同,也许这就是它被称为新桥的原因。

  在新桥开始建设以前,巴黎已有的桥梁多为木桥,狭窄且承重能力有限。胡格诺战争结束以后,法国国内秩序趋于稳定,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首都巴黎,不断繁荣的商贸往来使人们跨越塞纳河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旧有的中世纪桥梁却无法支撑沉重的大型货车通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私家马车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选择,在1600到1700这一百年间,巴黎的马车从不足10辆暴增至超过20000辆,交通工具数量井喷式地增长,也令现有的桥梁不堪重负。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车辆增长之间的矛盾直到今天仍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然而早在四百年前,亨利四世便已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在给工程师们下达的指示中,亨利四世第一次提出要考虑桥梁的承重能力,新桥应由石材建成,尽可能多的满足车辆的通过需求。

  在中世纪的桥梁上,人与车辆混合而行,秩序往往极为混乱,时常有人命丧于疾驰而过的马车轮下。为保护行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新桥破天荒地开辟了人行道,就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样,在桥梁两侧将路面垫高,辟为专门供行人使用的区域。这一现代人已习以为常的设计在当时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作为交通中的行人,他们的安全开始得到设计者们的关注。

  新桥在设计上的另一处革新在于桥上的亨利四世雕像,这也是巴黎历史上的第一座公共雕像。开国君主威风凛凛的骑马像提高了城市的声望,激发了巴黎人的热情,也成为了人们选择碰面地点的一处地标。“在国王铜像下会面吧。”“我在铜马下等你。”之类的表达风行一时。

  将新桥称为巴黎走向现代的起点,除了技术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新桥对巴黎城市空间与市民生活的影响。

  昔日的桥梁一般由私人出资建设,对经济收益的考虑往往多于交通和观景方面的需求。桥梁上密布着商铺和住宅,不仅狭窄拥挤,更阻碍了人们欣赏塞纳河的景观。新桥由政府出资,桥上没有任何房屋,人们可以驻足在人行道上,尽情欣赏塞纳河两岸迷人的风景。新桥改变了巴黎与塞纳河的关系,为巴黎人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在独特观景体验的吸引下,人们纷纷向这里聚集,新桥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时巴黎城内各种消息的汇集地。巴黎人在新桥上交流信息、宣读告示、张贴报纸,新桥成了巴黎人的“露天公共阅览室”,当时的人们以“像新桥一般无人不知”来形容消息传播的迅速。随着消息越来越有组织地传播,新桥开始在首都的政治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1648年,高等法院法官布鲁塞尔被捕一事就是通过新桥迅速传遍巴黎,成为点燃“投石党运动”的导火索,有趣的是,布鲁塞尔本人就住在新桥附近的街区中。

  更为重要的是,新桥的落成在欧洲最早实现了不同社会阶层间的零距离接触。贵族与平民在桥上擦肩而过,这使得新桥被赋予了某种平等的内涵。新桥是一个开放、平等的公共空间,任何社会阶层的人都可以来这里散步、观景。联想到波旁王朝统治末期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一时期的新桥无疑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1610年冬天,时年16岁的旺多姆公爵——亨利四世的私生子就曾在桥上与人“打雪仗”,像普通人家的少年一样享受青春的快乐。

  新桥桥基下的阴凉也为巴黎人、特别是贫苦的下层巴黎人提供了避暑的绝佳去处,来此晒日光浴、游泳、洗澡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惹出过不小的风波。在1716年炎热的夏天里,大量赤身裸体的日光浴者出现在新桥附近的河岸上,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出动警察来制止这种“有伤风化”的行为,甚至当时还颁布了专门的禁令,“严禁男性裸身逗留在新桥附近的沙滩上。”可这都并不能阻挡巴黎人“放飞自我”的热情。时至今日,新桥附近还时常可见巴黎人戏水、晒太阳的身影。

  即使被亨利四世和巴黎人无比垂青,新桥的历史上也有着不光彩的一页。迷人的风光吸引了如织的游人,却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发生在新桥上的盗窃案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以盗窃男士的斗篷最为典型。

  斗篷在当时的时尚中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因用料精细、做工考究而价值不菲。有幸得到者,大都免不了要炫耀一番,而人流密集的新桥自然是炫耀的最佳地点。但那些驻足于新桥的观景台、陶醉于塞纳河美景的绅士们回过神来,可能自己的新衣早已不见了踪影。当时的斗篷盗窃如此猖獗,以至于偷斗篷的盗贼都获得了专门的诨号:“新桥警报器”——如果斗篷不见了,那么离新桥也就不远了;“铜马像下的侍臣”——盗贼经常会埋伏在亨利四世的雕像附近……一些有钱人甚至会在通过新桥时雇佣保镖来保护自己的斗篷。

  如今,作为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梁,新桥是每个到访巴黎的人必去的景点之一,而早在18世纪初,新桥便已获得了这样的地位。当时的游客从外省乃至国外来到巴黎,都会光临新桥一睹风采。富有者会购买有关新桥的精美画作,普通人也都会带些新桥的小挂件回家,新桥成为了那个时代法国乃至欧洲对于巴黎的独特记忆。

  新桥以新技术和新理念将巴黎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设计、建造新桥中所形成的诸多理念将在日后巴黎走向现代化的路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17世纪是巴黎走向现代的起步阶段,而诞生于此时的新桥成为了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灵魂和象征。无数有关新桥的谚语流传下来:人们会以“在新桥上叫喊”来表示把消息传递给全村人;以“造新桥”来表示艰巨的任务;以“一千年后,新桥还是新桥”来表示一件事千真万确……作为巴黎走向现代的起点,新桥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巴黎的城市记忆。已经走过四百年风雨历程的新桥今天依然迷人,相信即使一千年以后,它也依然会在那里,在流逝的时光中记录历史,散发不老的永恒魅力。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