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呈现多样且生动的摄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呈现多样且生动的摄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呈现多样且生动的摄,不锈钢景观灯,福建大地景观有限公司,景观模型材料近日,身兼摄影史家、策展人、摄影家等多重身份的复旦大学教授顾铮,近日推出新书《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版。本书历经多年沉淀、打磨,不仅是顾铮教授对中国当代摄影三十余年观察、研究之大成,更是中国当代摄影史书写的一个新篇章,它的出现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早在20世纪初,郎静山、庄学本等一代中国摄影人便开始了对摄影现代性的追寻,而这种集体努力因战争的爆发而被迫中断。直到1980年代,随着“四月影会”“陕西群体”“北河盟”等民间摄影团体的涌现,中国摄影未完成的现代转型才得以重新启动。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对此做了一次重要的梳理,全书分为“现象”和“个案”两个部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回顾过往四十年中国当代摄影的发展历程。
“现象”部分细致剖析纪实摄影、肖像摄影、都市摄影等摄影类型的发展,敏锐把握摄影在呈现都市景观、身体、家族记忆等议题上的特质与尝试。在“个案”部分,顾铮则选取了不同风格、时期的13位摄影家,既包括当代纪实摄影坐标式人物侯登科、长期关注国人群像的刘铮,也有挪用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自我的洪磊、在地志异的汪远强等,从创作经历和代表作入手,呈现出多样且生动的摄影实践。
正如李公明所言,在本书中,“现象”是风势、是浪潮,是一个时代的光影记录,为给读者提供了测风观浪的瞄准器与检测仪;“个案”是在个体心灵感受与镜头朝向之间的文本细读,是对摄影家如何融入历史的精准记录和评述。
“从1980 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作为摄影者还是作为摄影书写者,自忖介入中国当代摄影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顾铮在此书序言开篇便提到自己与中国当代摄影的密切关系。
顾铮集摄影史家、批评家、策展人、摄影家多重身份于一身,本身就是中国当代摄影“现象”中的弄潮者、“个案”中的同道人。
1980年代中后期,作为“北河盟”的成员,顾铮以拍摄者的身份开始了自觉地纪实摄影实践,运用超广角镜头进行街头抓拍。1998年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毕业并获得学术博士学位后,走上了摄影史研究、批评与策展的道路,不仅获得了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沙飞摄影奖学术奖,担任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等多个重要奖项的评委,还策划了包括第一届亚洲摄影双年展在内的多个展览。
更值得一提的是,顾铮不仅多年来活跃于摄影界,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而且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先后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德国海德堡大学访学、客座,著有《世界摄影史》,能够将中国当代摄影放置于全球摄影的坐标中加以讨论。在书中第十二章讨论刘铮与姜健的摄影实践时,以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为参照对象进行分析,探讨中国摄影家如何吸取、处理他人的风格影响,再以自己的方式呈现中国社会的具体面貌。(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报道)
相关文章
- 怎样写好住宅设计任务书
- 国庆假期第一天金湖这里被刷屏了!
- 提高质量 加快发展 信阳市5家旅游景区接受创建2022年度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
- 天府大道启动景观升级!
- 天然英石青龙石室内鱼缸景观打造观赏风景石
- 张柯兵在两当县调研景观石取名
- 喷泉灯光照明设计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 四川一小众景点走红国内最大的湿地公园古时唤作“邛池”
- UCL Bartlett建筑系和GSD景观系一起换头头?两位新主任的设计教育方向值得关注
- 在贵阳他已经是一个符号
- 林园小品——别致的景观座椅
- 打造“向往的花园乡村”!这项《行动方案》出台→
- 西海岸新区相公山路(圣元路至滨海大道)拟建设
- 360度景观别墅多进式现代中式合院——润润四合院设计刘鹰
- 西安周边8处避暑圣地清新夏日风景美翻天!
- 防腐木栈道之美景观楼层
- 人文招聘 春暖花开 职能你来
- 桃江县沾溪镇洋泉湾景区 亲子游的首选地
- 校园设计:江南水乡的意韵——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南研究中心及南生活区
- 深圳一小区景观池惊现“怪鱼”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