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全域打造花园乡村每年建设示范村100个
西安全域打造花园乡村每年建设示范村100个
西安全域打造花园乡村每年建设示范村100个,坪山区景观,景点景观桥,唐红景观,
近日,《西安市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出台,将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到2025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走在全省最前列,迈进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梯队。
按照《行动方案》将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工程,开展“花园乡村”示范建设行动。建设以“新时代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都市自然公园、健康养生花园”为目标的“花园乡村”,打造具有“花园范、山水韵、乡愁味”的“新时代美丽乡村”西安版。2022年起,以秦岭北麓沿线为重点,每年建设“花园乡村”示范村100个;到2025年,全市“花园乡村”示范村累计达到400个,建成特色鲜明的秦岭北麓沿线“花园乡村”景观带。市政府每年对建成的“花园乡村”示范村集中命名。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配备驻镇(街)专职规划师,优先开展“花园乡村”示范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村容村貌提升导则。到2025年,驻镇(街)专职规划师全部到位,有条件、有需求的集聚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全覆盖,认定市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40个、争创省级科技示范镇2~3个,全市美丽村庄累计达到821个,建设市级美丽村庄片区12个。
大力推动新改户厕进院入户、入室,扎实开展问题户厕整改,持续建立户厕长效管护机制。到2025年,新改户用卫生厕所10.86万座以上,普及率达到90%以上,问题厕所全部整改完成。到2025年,新改建农村公厕407座,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行政村公厕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基本消除面积较大的农村黑臭水体。新建或改建农房宜同步建设户内污水收集系统,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性活动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后,方可进入污水收集系统。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进出水水质。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监督执法,依法依规查处污水处理设施直排、乱排、超标排放及不正常运行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鼓励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建立健全促进水质改善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开展垃圾治理行动,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实现有效治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100%。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行动。从源头上杜绝非标地膜出厂、入市、进田。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建设农膜回收示范县,提高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市农膜回收率达到85%。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巩固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果。到2025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大型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
同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权归属,建立健全设施建设管护标准规范等制度,推动设施设备和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维。管护队伍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员。逐步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此外,开展地方性立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西安地方标准制修订。
据悉,2022年西安市创建区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5000户,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10个。2023年起,重点提升美丽庭院创建质量,强化示范带动,培育“陕西省绿色家庭示范户”50户、“市级绿色家庭示范户”200户,评选“区县级绿色家庭示范户”100户。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乡村文化品牌,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特色村落。
近日,《西安市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出台,将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到2025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走在全省最前列,迈进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梯队。按照《行动方案》将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工程,开展“花园乡村”示范建设行动。建设以“新时代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都市自然公园、健康养生花园”为目标的“花园乡村”,打造具有“花园范、山水韵、乡愁味”的“新时代美丽乡村”西安版。2022年起,以秦岭北麓沿线为重点,每年建设“花园乡村”示范村100个;到2025年,全市“花园乡村”示范村累计达到400个,建成特色鲜明的秦岭北麓沿线“花园乡村”景观带。市政府每年对建成的“花园乡村”示范村集中命名。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配备驻镇(街)专职规划师,优先开展“花园乡村”示范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村容村貌提升导则。到2025年,驻镇(街)专职规划师全部到位,有条件、有需求的集聚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全覆盖,认定市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40个、争创省级科技示范镇2~3个,全市美丽村庄累计达到821个,建设市级美丽村庄片区12个。
大力推动新改户厕进院入户、入室,扎实开展问题户厕整改,持续建立户厕长效管护机制。到2025年,新改户用卫生厕所10.86万座以上,普及率达到90%以上,问题厕所全部整改完成。到2025年,新改建农村公厕407座,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行政村公厕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基本消除面积较大的农村黑臭水体。新建或改建农房宜同步建设户内污水收集系统,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性活动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后,方可进入污水收集系统。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进出水水质。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监督执法,依法依规查处污水处理设施直排、乱排、超标排放及不正常运行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鼓励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建立健全促进水质改善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开展垃圾治理行动,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实现有效治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100%。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行动。从源头上杜绝非标地膜出厂、入市、进田。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建设农膜回收示范县,提高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市农膜回收率达到85%。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巩固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果。到2025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大型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
同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权归属,建立健全设施建设管护标准规范等制度,推动设施设备和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维。管护队伍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员。逐步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此外,开展地方性立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西安地方标准制修订。
据悉,2022年西安市创建区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5000户,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10个。2023年起,重点提升美丽庭院创建质量,强化示范带动,培育“陕西省绿色家庭示范户”50户、“市级绿色家庭示范户”200户,评选“区县级绿色家庭示范户”100户。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乡村文化品牌,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特色村落。
相关文章
- 恐怖如斯的死磕细节这才是德阳品质楼盘该有的特性
- 流光溢彩映金城——兰州市在“两节”期间对重点领域设置景观照明设施
- 【官网】北京长城璞院售楼处电话丨长城璞院售楼处地址【售楼中心】电话
- 景观与历史书籍专题推荐|Needle景观专题书籍推荐:第十九期
- 楼顶露天花园防水防滑景观道路铺装方案
- 就在十一假期!带你去惠东盐洲岛探秘原始制盐工艺
- 山水比德曾设计出多个标志性项目 在地产景观领域有较高知名度
- 普邦园林168亿收购泛亚环境34%股权
- 岛内游走起!海南这些热门景点有福利优惠→
- 2021研究生课程作品展丨风景园林设计STUDIO-I
- 采光井的万种风情美!
- 江西一景区风景独特环境优美“令人向往”是一处观光胜地
- 国庆假期“景区剧本杀”成新爆点!游客:玩了6小时后能手绘公园地图
- 天水市文化旅游重点景区手绘地图来了!
- 奇思妙想!这所学校同学们用牛奶盒和咖啡渣制作森林微景观助力绿色亚运!
- 景观工程亮化_突出城市结构
- 徐州万科云谷中城售楼处电线小时电话
- 吕梁:景观小品“扮靓”城市文明
- 【坐标坪山】建校7年深技大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办学之路?
- 景观设计行业标准亟待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