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景观资讯

景观资讯

刘家琨建筑师专辑|新书发布 X 对谈记录

中国景观网2023-05-26景观资讯崖洞景观
景观弧形墙,崖洞景观,景观鱼池布局,刘家琨建筑师专辑|新书发布X对谈记录,景观弧形墙,崖洞景观,景观鱼池布局在本期专辑中,通过对刘家琨建筑师主要项目的梳理呈现出作品中特有的当代建筑理念和对传统精神的继承,传达出中国当代建筑

刘家琨建筑师专辑|新书发布 X 对谈记录

刘家琨建筑师专辑|新书发布 X 对谈记录,

  景观弧形墙,崖洞景观,景观鱼池布局在本期专辑中,通过对刘家琨建筑师主要项目的梳理呈现出作品中特有的当代建筑理念和对传统精神的继承,传达出中国当代建筑罕见的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融激荡的卓越品质。同时专辑中还收录了10多篇建筑评论文章及大师对谈录,对其建筑作品的设计理念和适宜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而引起读者对中国民众公共生活与城市文化空间相互交织的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由刘家琨创办于1999年。事务所组织并参与多项国际建筑合作、展览和交流。项目业主分布于中国各地及欧洲,工作范围涵盖项目策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及当代艺术创作。其作品关注现实,尊重传统和民间智慧,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共生。

  刘家琨的建筑实践关注社会现实、尊重地域文脉、融入现场环境 、提炼民间技艺,每一个项目的设计试图带着现实感解决当代建筑事宜。他保持着对中国多重传统开放的视野,怀着在现代和传统间取得兼容的信念,致力于将东方的文化内涵转译成当代的建筑语言。

  刘家琨主持设计的作品被选送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等众多国际展览,并担任英国伦敦蛇形美术馆2018位于北京的首个国际展亭委任项目的设计师,多次在中外重要国际期刊出版。曾获得建筑实录中国奖、亚洲建协荣誉奖、远东建筑奖、WAN世界建筑新闻奖,德国设计奖,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并应邀在法国巴黎建筑与遗产城博物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巴黎夏佑宫等多所院校及机构开办讲座。

  孔宇航(以下简称“孔”):这一期的专辑结构已定,跟以往的杂志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请刘家琨老师和冯仕达老师谈谈对于这一期的感受。

  刘家琨(以下简称“刘”):冯仕达老师非常犀利,有时候还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怪招”。他当时跟我说“家琨词汇”的时候,我还以为要整理我的个人语录,直到最近看到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来里面收录了一些朋友和工作室员工的对谈,对我说过的一些话做了一番解释与探讨 [1]。人们通常会被同样的词语“隔开”,因为我说这个词是这个意思,你听起来是另外的意思,毕竟每个人的语境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家琨词汇”这篇文章就代表了这样一种另辟蹊径的工作,成果也是我没有预想到的。所以我要特别感谢冯仕达老师和华益老师,他们在这方面动了很多脑筋,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的效果和以前专辑的套路不太一样,这种方式对了解我以及家琨建筑有很大帮助。

  冯仕达(以下简称“冯”):词汇是华益老师的主意,主要工作也是她在张罗,我就是到时候跟各位项目负责人聊了一下。之前都是跟家琨老师聊天 [2],并没有直接接触过项目负责人,所以一开始不知道效果会怎样。而且有的项目都十几年了,也没什么把握大家会记得当初的一些细节。结果我们发现,大家还记得挺详细的。这次的机会非常难得,能够让我们对当时的情况一窥究竟。座谈是以回忆为主,总结反而比较少,不过在聊了一两个小时之后也有些总结的作用显现出来。这中间也没有刻意地要讲理论;接下来等这本专辑做成之后,我们计划可以展开一些更理论性的推敲。

  一开始的时候只有几张图,后来刘先生又提供了一些。图片的排序方式,不是一开始就想通了,参加写作的 80 后建筑师花了时间做了几轮的推敲。有一些名气不如鹿野苑的项目,通过几轮推敲,图片的编排逻辑会清楚许多,这些工作以前没做过,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总体来说推进比较顺利。

  孔 :建筑师按编制大概可以分成体制内、体制外两类。体制内有一批优秀的建筑师,体制外比如像刘先生你、周恺或者柳亦春等人,有自己个人的一套建筑观念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一类建筑师企业组织相对容易,也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家琨老师的经历跟库哈斯类似,都是早期从事写作,后来写作跟建筑并行,是 UED 建筑师专辑里非常有特点的一位。当你的文学思考跟建筑思考结合的时候,它对你的创作会产生很多影响。在你的建筑生涯当中,让你对建筑如此执着,或者说目前在中国尤其是年轻一代里面这么有影响力,推动你在建筑界走向成功的内在驱动

  刘 :我其实并没有觉得自己很执着。当时就是觉得我既然已经停下了写作来干(建筑)这个事,就只有好好干呗,做其他的好像我又不会。我有时候觉得好多人比我更执着。既然要做建筑,那就想干得让自己满意一些,要不然以后写简历的时候,2022 年干了什么,不详,那其实有点惨。所以我还是比较努力,自己投入了一件事情,要做得对得起自己。

  孔 :冯老师,你跟家琨一个是实践界,一个是学术界。你可以从建筑评论的角度或者是建筑理论的角度,谈一谈个人体会吗?像我们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而且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碰撞也会产生比较有趣的对话。

  冯 :一开始我并没有很多想法,刘先生一开始选择了11个项目,后来调整到了12个——我一直都不太清楚为什么是这几个项目,也没有质疑过这件事情。我们曾经企图说服他把何多苓工作室这个项目放进去。因为图片不是很多,所以当时我们还安排了同济大学的学生们计划做一个超级大的可以将镜头探入其中拍照的模型,后来因为疫情暴发,这个想法就搁置了。所以目前专辑呈现的项目,最主要还是刘先生的选择在起作用。

  另一个起作用的事情是十篇对谈录。今年 2 月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把握对谈可以撑起来多重的分量。3、4月份举办了好几场对谈,项目建筑师回忆几年或十几年前的事情,然后大家通过具体探讨,探索新的认识。不过让我们惊喜的是,几乎每一场对谈都有新的发现。

  请何多苓与汤桦对谈的时候,华益和我其实希望了解一下刘先生 90 年代的思路。我们以为刘先生是喜欢文学或画画之类的,但其实刘先生这几位老朋友都各有擅长的事情。通过聊天我们发现他们其实自己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去把对方的工作试了一下。在成都、在那个年代,他们找到了一种自己的追求和兴趣方向的定位,例如进行一些阅读,比如说他们读 T.S. 艾略特(T.S. Eliot)的传统和个人才华的关联等 [3]。他们并不是先有学科然后对跨学科产生兴趣点,他们本来就没有像现在的学科分工那么严格,完全是按照兴趣联合理解。举例来说的话,不是你会拉小提琴,我愿意听你拉小提琴,而是我自己也要拿起那个琴来试一下。

  汤先生提供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对我们了解刘先生初期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4]。汤先生做了一个个展,最近他把?各个来宾签名的照片发来,这个个展对刘先生决定要留在建筑学做事情,而不是留在文学圈是很有关系的。汤先生当时喜欢海杜克(John Hejduk)[5] 和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6] 早期的绘画作品,最近汤先生还在书架上面找到海杜克的书。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刘先生早期的作品其实不是直接模仿海杜克或李伯斯金的。他们俩的绘画是用了建筑的元素,是一个建筑的语言,而非工具化的一个图像,这可能跟当时中国设计院的所有图像都很不一样。在这个非工具论的图像世界,刘先生看到了可以表达自己想法的一个媒介,这好像跟他愿意留下来做建筑有点关系。

  这方面又引申出了第二个让我们意外的事情 :按照目前对整个设计工作有效性的认识,在鹿野苑施工图绘制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设计意图的不清晰和偏差。这个阶段一整套的施工图虽然应付了审图要求,但刘先生明白要通过细部图纸控制现场的建造效果是不生效的。这个时候他就停下来直接跑到工地和工人1 :1地推敲材料,跟工匠聊好具体做法,最后再反馈到图纸上,保证了建造效果的落实。这不是我们在学校学习时一般理解的先画到1:200,然后画到 1:20 往前推进就可以落地了。这个反复的过程是跟场地情况和施工有关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步一步地过来,而是“停顿”了一下后反复推敲出来的。

  第三个意外则是源于“停顿”了这一下,心里边的想象和图纸的互动或者错位都会产生新的发展的可能。既然那个图像草图等不能全面地反映心路的历程,那我们就通过采访看看项目建筑师对当时有着什么样的回忆。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问刘先生当时的情况,不过这个结果可能会跟我们以往对刘先生的认识有一些偏差。80后建筑师写文章时我给了一个指引,当时也没跟刘先生透露多少。80后建筑师写文章的时候,我比较强调要有依据 :什么时候是按照项目建筑师的说法推敲事情,什么时候我们是按照公司的过往出版过的文献理解某个点,哪里又可以是80后建筑师本人的推敲,希望文章里边可以有多种声音,而不是把个人的想法套在刘先生身上,有依据的话就要详细记录依据,让读者知道什么是推敲出来的、谁推敲的、谁回忆的。项目建筑师并不代表刘先生说话,他们仅仅是以第一人称回忆某一段经历。过去有人评论刘先生的时候没有依据,刘先生就比较委屈,在这次专辑里希望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刘 : 我回答一下冯老师说的为什么我不把何多苓工作室这个项目列入专辑 [7] :因为何多苓工作室是我在设计院时候的私活,一个“公开的私活”。当时设计院的那些前辈也都知道,科室主任对我也比较偏爱,希望我能留在设计院,所以对我也比较宽容。我当时还是设计院的职工,出图盖章都是设计院的。现在设计院的人我都不认识了。把这个项目正式列在专辑里,严格来讲是有些版权问题的。

  另外就是画图没有画很多细节就跑去工地 :这是个在乡村的小项目,施工队很有热情但并不很有经验,这决定了我画了别人也不一定看得懂,工人也不一定按照图纸做,还不如我到工地直接地对接做法。我们到现场跟施工队一交流,其实大家挺清楚的,但是如果看图纸,还是看一些详图,对他们来说就比较困难。不管怎么样最后是要实现这个想法,图纸只是一个途径,当然我们还是会有图纸的,我们也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修改自己的图纸,最后会把图纸画到特别细,作为建筑施工的支撑。还有,我确实觉得把一座房子盖出来才是我的终极目的,所以效果图那些有一个能表意的就可以了,我也没在效果图的美学方面花多大功夫,因为目标是建造。我甚至还觉得把图画得特别漂亮就得到了一次满足,但它其实是会衰减我对建造的热情的。这也是很多人看到我的作品觉得现场完成度比在图纸中呈现得好的原因。

  项目建筑师做了“家琨词汇”,那篇文章出来以后,我才知道我还说了那么多话,经你们一总结还是有点学术的。但我平常针对一个项目说的都是很具体的话,例如颜色深了要浅一点、这个感觉不对等。其实我不知道说了多少,但我看他们帮我记下了好多凝练的话也让我很感动。

  孔 :冯老师,你说家琨老师一开始选择了十一个作品,你从学术、理论的角度来看的话,他为什么会选这些项目??是根据一条时间线索还是根据他自己的观念或者是说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作品,是否有内在的联系?

  冯 :我比较清楚的是刘先生更愿意把焦点放在近期的几个项目上面,所以专辑里边的项目页数的分配并不是均匀的,近期的项目占的页数比较多。在做这个专辑的时候我有一个小心思,刘先生也不知道,现在要透露一下。过去大家可能以为刘先生早期的作品是搞现代主义建筑的,看着何多苓工作室等,大家就有一种印象——现代主义来了,平屋顶、白墙等。之前为什么要做大模型推敲何多苓工作室呢?因为它不是简单的现代主义空间,特别不是过去 30 年大陆老师们认识的现代主义空间。它是有非透视效果、有光和影的氛围的,风化之后的墙体也参与到氛围中。莫赫森 ·莫斯塔法维(Mohsen Mostafavi)和大卫·莱瑟巴罗(David Leatherbarrow)那本书《风化:建筑在时间中的变化》(On Weathering: The Life of Buildings in Time)就是说现代主义大师如何忽略建筑风化这个事情 [9]。鹿野苑、何多苓工作室让我想到的是,刘先生不是走简单的现代主义路线,追求永恒的空间、强烈的光影对比等;他的建筑是有氛围的。?我的小心思就是这样,不过这个隐蔽的特点没有在专辑中明显地呈现出来。

  我们试图避免简单地把刘先生的作品归类,而是更愿意从反方向来推敲。专辑中可以看到关于鹿野苑和水的讨论,这是苏畅老师的想法 [10]。每一次转身的时候会遇到一片水,这个现象跟场地有关。按照苏畅老师的想法往前走就可以离开当年关于建构的讨论,可以发展另外一个方向。松阳这个项目在讨论时我们觉得是“旧的震撼”[11][12]。

  新的建筑项目跟现场的保留建筑有一个关系,能让人重新注意到周边的建筑,得到感官上的刷新。这就跟过去现代主义展现的新旧对比 “新的震撼”不一样。刘先生这十二个项目总体的构思我没有用现成的建筑评论的词汇或者某一种类型套用在他身上,而是要重新探索一个词汇和项目的关系。在这个方面,项目建筑师们给了我们很多线索。

  刘 :这些项目我基本上是按照年代顺序和照片质量选出来的。其实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雕塑系教学楼这个项目 [13],我自己挺喜欢的,但是照片有点少。这个项目的场地条件很紧张,还需要尽量做天光,这是这个项目的难点。这个项目我们研究得很深入,包括材料用什么砂,为了表面有色砂浆的抗裂,我们还调查了砂的成色,最后用的是山上的砂而不是长江里的粉砂。重庆地区气候炎热,通风隔热都是用当地的方式解决的。网络上有些人评论这个建筑说为什么双层墙里边的窗口和外面的窗口要错位,肯定是为了外立面好看,这个建筑师过于注重形式云云。但其实原因是为了一个转折,因为下面是他们雕塑的金工车间,转折一下后能够通风,同时又使噪音小一点。做项目的时候需要考虑得很细,完成度也是选择项目的关键,有一些完成度不好的,也没有选。

  孔 :建筑师选的项目可能是根据年代、根据外形,实际上他内在的潜意识中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建筑师本人不一定很清楚。冯老师作为这次专辑的主要执笔者,你应该比较清楚这些线索。

  冯 :是有些线索的,刘先生没跟我聊过这个事情。一开始跟项目建筑师聊其他项目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的,他们推敲的过程是一个很激烈、很深入的过程。建成之后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就不太愿意讲了,然后一放就十几年。十几年之后回看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可以发现一些特别棒的、意外的东西在里边,这需要当事人有一点勇气面对过去的“伤心”。刘先生做建筑实践的时候正值大陆在快速地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但他的思路并不是拿着现代化来做事情,他热衷于用特定的材料去做建筑,例如沙子的选择等是在品质上下功夫,是“低技策略”,后来我们发现重点不是“低技”,而是“策略”[14]。

  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过去这 20 年,大陆的学术界有不少老师们在讨论现代性的线]。我不太认为刘先生的作品跟文化现代性有密切的关联,我在想这里边是有从现代性转到当代语境的交替概念的 [17]。国外是由最近 50 年开始讨论的,不管“旧的震撼”或者“新的震撼”,它转变的是对时间的观念,不是由技术或者现代化作为一个大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通过对谈,我感觉聊的东西不是越多越好,话也不是越多越好。一开始我还迷上了原版图像,所以我不断地跟刘先生要多一点图。但是几个月之后,我想通了,图不是越多越好的,要多留些空间给没问的和没说的,这没问没说的也可以推进理解。

  孔 :华益老师也为专辑付出了很多辛苦,UED 的读者有很大部分是年轻的学生、建筑师,他们的视野肯定跟我们讨论的不太一样,他们有他们的思考方式,华老师可以从年轻学者的视角谈谈对这期专辑的感想吗?

  华益 :这次机会非常难得,严格来说我既是刘家琨老师的员工和学生,又是冯仕达老师的学生。非常感谢 UED 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尝试把刘老师过去近 20 年的实践总结成一本高质量的专辑,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专辑刚开始策划的时候,冯老师就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时代意识,我们面对的读者一方面是建筑学院的学生,另一方面是 80 后、90 后已经从学校毕业的建筑师或者在建筑行业有一定的从业经验的年轻建筑师。

  这次专辑不同的做法,一个是冯老师邀请了十多个非常优秀的 80 后建筑师对刘老师选择的项目进行精读 ;另一个是我们邀请到了家琨项目的负责人,在他们的回忆和帮助下,我们努力地接近刘老师当时工作的具体语境。有了具体的依据,在冯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才有效地推进了对这些案例的挖掘和解读。我自己在家琨事务所工作和写论文的时候,感受到家琨内部的工作语境和媒介文本世界之间存在话语的分裂。而这次冯老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尝试把家琨内部的声音、视角、

  工作语境带给年轻的读者,同时在这些优秀的 80 后建筑师分析文章的示范下,给更多未来要进入这个行业和学科的学生发挥引领效应。

  家琨词汇:?汪伦、蔡克非、申捷、杨磊、宋春来、田申、王玺、陈瞰、韩琦、冯仕达、华益对谈

  张振辉?? 从建筑图像到设计意图: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客房中心的设计探析

  于岛???漫步体验中的参照系调配:文里· 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对谈录后记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