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道景景观吕亚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只做有价值的设计
专访 道景景观吕亚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只做有价值的设计
专访 道景景观吕亚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只做有价值的设计,最景观,山东的景观,景观方案ppt,
这是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也是吕亚玲所追求的自然之“道”。踏入行业的第二十四个年头,风景园林设计师依然是她心中最美好的职业。
谈起中国传统文化,她仰望而神往,真挚而深情,目光中透着探索与智慧的花火,她始终热爱着学习。
对于她来说,道景似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司,甚至于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经营者也众说纷纭,但她清楚地知道,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自始至终,她追求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有价值的设计,而她一直在路上。
1997年,吕亚玲从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毕业。在经历了短暂的就业懵懂期后,依然选择回归到风景园林设计的职业岗位上,至此她的人生与风景园林再没分开。之后的多年时间,她持续不断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熟,对设计、对行业有了更高更深的认知和体悟,也为后续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若你问合作伙伴或是同事好友,吕亚玲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案会指向同一个方向:她是一个知性的,热爱学习的人。这些正源于她的设计认知:“想做好设计就必须要精进专业,而专业之外的多维拓展,恰恰决定了设计思想的成熟度。”而她,专业之余,最爱学习的领域就是心理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因为这些文化能够开我的智慧,给到我更多的内在力量,帮助我保持良好的生命状态,所以特别受用。也正是因为持续地学习成长和实践,让我找到使命并有勇气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2015年7月,上海一景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成立。《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有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即“道”,得“一”即得“道”。“上海一景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名称中的“一景”就缘起于此。
那年,正是地产暗流涌动的一年,政策走向绝不是景观设计公司最有利的发展时期。一向稳重的吕亚玲却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创业。除了职业环境、心理时机的成熟,更为重要的是她在行业浸润多年后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地产景观只是风景园林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枝,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风景园林设计一定是充满前景和价值需求的职业之一。”
创业之路是艰辛的,但绝不孤独。专业导师杨芳绒教授、联合创始人张鹏飞先生,以及她的家人和朋友始终相信并支持她的决定,鼓励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探索不同的生命维度,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追梦路上,正是无数这样的贵人给了她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2020年,是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一年,疫情给行业的冲击和影响前所未有,所有人都在寻求突破和改变,企业亦如此。在经过反复思量,道景决心破局。
2020年8月27日一景景观从上海迁回到河南郑州,由“一景景观”升级为“道景景观”,正式更名为河南道景景观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启了扎根河南本土,做本土精品设计公司,树本土设计品牌的发展策略。也是这年,道景踏上了创业的了第二个5年征程,开启了在确保地产,市政和商业项目板块持续落地的同时,以乡村振兴项目为发展驱动的业务模式。
吕亚玲对乡村有着根一样的情怀,她在农村出生长大,见证了中国乡村几十年的发展变革。而今,自己能有机会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去,她直言这是一种幸运,她也期待着带领团队为乡村做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这一路走来,如果说作品是根,是道景赖以发展壮大的核心动力。那么人,则是道景的魂,更具体一点来讲,是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态度。吕亚玲认为,专业知识和技术是可以攀登的高峰,但同频的设计思想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却是难以突破的壁垒,而这正是道景核心团队所特有的。
“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自身专业的设计思想,给到客户超出预期的惊喜,让项目的所有参与方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提升,并通过不断推出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作品,让设计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这便是道景人的设计态度和目标。
吕亚玲说“真正的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气质。它的建设不是喊口号,也无法速成,而是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渗透到企业的角角落落。道景的企业文化很简单,就是‘幸福文化’。先自己活出幸福的模样,再提升团队的幸福感,进而影响合作伙伴的幸福感。”
“我们相信从工作环境到薪资福利、从团队协作到人为关怀、从职业成长到心理疏导,从加班干活到收获成就,持续带着幸福感做事,一切都会进入一个正向循环,我也一直在努力带领团队保持这样一个正向循环。所以,我们公司的愿景之一就是‘引领最幸福的设计团队’。”
吕亚玲也坦言“从不认为自己是传统型的管理者”。团队管理她认为只需要做两件事:爱和成就。爱他们、真正帮助他们成长并获得成就感。在这种状态下,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造艺术与美好,享受爱与成就,为社会呈现有价值的设计,为更多的人带来幸福,足矣。
吕亚玲认为“目前行业最大的痛点是设计认知“。园林景观行业发展的高速发展,地产可谓是功不可没。过去几十年,地产景观的高附加值,赋予了设计师大胆表达的权利,推动了地产景观这一旁枝的突飞猛进,但同时也固化和限制了一部分设计师的思维模式和格局。在市政、乡村和文旅等大尺度项目中就很难做到收放自如、因地制宜,而遇到需要有多维规划视野的项目时,则更难把控。
另一方面,则是客户认知。在很多客户心中,“不论项目大小,复杂程度如何,今天看了现场、三天出方案、一周出施工图,十天之内要开工,某某时间点要建成等等需求,会有一种视设计如游戏的感受,感觉很不好。”所以,她认为,当客户没有对设计的清晰认知,不清楚设计落地的流程时,就需要设计师不断地推广、普及和纠偏,有时候还不得不绕很多弯路、欲速则不达。
面对这样的困境,从业多年的吕亚玲也是乐观的。她始终相信,风景园林设计是充满前景和价值需求的职业,而“要想走出这样的双向认知困境,持续地回归理性设计一定是未来的走向,甲乙双方都一样。但当下之计,则需要设计同仁要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和更持久的韧性,在争取话语权的同时,打磨好自己的话语权——作品。”
这是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也是吕亚玲所追求的自然之“道”。踏入行业的第二十四个年头,风景园林设计师依然是她心中最美好的职业。谈起中国传统文化,她仰望而神往,真挚而深情,目光中透着探索与智慧的花火,她始终热爱着学习。
对于她来说,道景似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司,甚至于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经营者也众说纷纭,但她清楚地知道,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自始至终,她追求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有价值的设计,而她一直在路上。
1997年,吕亚玲从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毕业。在经历了短暂的就业懵懂期后,依然选择回归到风景园林设计的职业岗位上,至此她的人生与风景园林再没分开。之后的多年时间,她持续不断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熟,对设计、对行业有了更高更深的认知和体悟,也为后续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若你问合作伙伴或是同事好友,吕亚玲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案会指向同一个方向:她是一个知性的,热爱学习的人。这些正源于她的设计认知:“想做好设计就必须要精进专业,而专业之外的多维拓展,恰恰决定了设计思想的成熟度。”而她,专业之余,最爱学习的领域就是心理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因为这些文化能够开我的智慧,给到我更多的内在力量,帮助我保持良好的生命状态,所以特别受用。也正是因为持续地学习成长和实践,让我找到使命并有勇气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2015年7月,上海一景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成立。《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有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即“道”,得“一”即得“道”。“上海一景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名称中的“一景”就缘起于此。
那年,正是地产暗流涌动的一年,政策走向绝不是景观设计公司最有利的发展时期。一向稳重的吕亚玲却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创业。除了职业环境、心理时机的成熟,更为重要的是她在行业浸润多年后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地产景观只是风景园林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枝,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风景园林设计一定是充满前景和价值需求的职业之一。”
创业之路是艰辛的,但绝不孤独。专业导师杨芳绒教授、联合创始人张鹏飞先生,以及她的家人和朋友始终相信并支持她的决定,鼓励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探索不同的生命维度,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追梦路上,正是无数这样的贵人给了她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2020年,是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一年,疫情给行业的冲击和影响前所未有,所有人都在寻求突破和改变,企业亦如此。在经过反复思量,道景决心破局。
2020年8月27日一景景观从上海迁回到河南郑州,由“一景景观”升级为“道景景观”,正式更名为河南道景景观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启了扎根河南本土,做本土精品设计公司,树本土设计品牌的发展策略。也是这年,道景踏上了创业的了第二个5年征程,开启了在确保地产,市政和商业项目板块持续落地的同时,以乡村振兴项目为发展驱动的业务模式。
吕亚玲对乡村有着根一样的情怀,她在农村出生长大,见证了中国乡村几十年的发展变革。而今,自己能有机会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去,她直言这是一种幸运,她也期待着带领团队为乡村做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这一路走来,如果说作品是根,是道景赖以发展壮大的核心动力。那么人,则是道景的魂,更具体一点来讲,是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态度。吕亚玲认为,专业知识和技术是可以攀登的高峰,但同频的设计思想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却是难以突破的壁垒,而这正是道景核心团队所特有的。
“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自身专业的设计思想,给到客户超出预期的惊喜,让项目的所有参与方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提升,并通过不断推出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作品,让设计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这便是道景人的设计态度和目标。
吕亚玲说“真正的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气质。它的建设不是喊口号,也无法速成,而是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渗透到企业的角角落落。道景的企业文化很简单,就是‘幸福文化’。先自己活出幸福的模样,再提升团队的幸福感,进而影响合作伙伴的幸福感。”
“我们相信从工作环境到薪资福利、从团队协作到人为关怀、从职业成长到心理疏导,从加班干活到收获成就,持续带着幸福感做事,一切都会进入一个正向循环,我也一直在努力带领团队保持这样一个正向循环。所以,我们公司的愿景之一就是‘引领最幸福的设计团队’。”
吕亚玲也坦言“从不认为自己是传统型的管理者”。团队管理她认为只需要做两件事:爱和成就。爱他们、真正帮助他们成长并获得成就感。在这种状态下,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造艺术与美好,享受爱与成就,为社会呈现有价值的设计,为更多的人带来幸福,足矣。
吕亚玲认为“目前行业最大的痛点是设计认知“。园林景观行业发展的高速发展,地产可谓是功不可没。过去几十年,地产景观的高附加值,赋予了设计师大胆表达的权利,推动了地产景观这一旁枝的突飞猛进,但同时也固化和限制了一部分设计师的思维模式和格局。在市政、乡村和文旅等大尺度项目中就很难做到收放自如、因地制宜,而遇到需要有多维规划视野的项目时,则更难把控。
另一方面,则是客户认知。在很多客户心中,“不论项目大小,复杂程度如何,今天看了现场、三天出方案、一周出施工图,十天之内要开工,某某时间点要建成等等需求,会有一种视设计如游戏的感受,感觉很不好。”所以,她认为,当客户没有对设计的清晰认知,不清楚设计落地的流程时,就需要设计师不断地推广、普及和纠偏,有时候还不得不绕很多弯路、欲速则不达。
面对这样的困境,从业多年的吕亚玲也是乐观的。她始终相信,风景园林设计是充满前景和价值需求的职业,而“要想走出这样的双向认知困境,持续地回归理性设计一定是未来的走向,甲乙双方都一样。但当下之计,则需要设计同仁要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和更持久的韧性,在争取话语权的同时,打磨好自己的话语权——作品。”
相关文章
- 定南好工作丨8小时月休4-8天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交纳五险
- 成都市龙泉驿区打造公园式滨河市集 创新沉浸式消费新体验
- 英国夫妇44年前种下的小树今已15米高成为当地的圣诞景点
- 西安:渭河生态观光旅游生态区
- 拯救单调餐厅设计 几招教您如何装扮创意餐厅
- 昆明准现房别墅8大公园环绕采用新派云法设计园林景观打造高端人居标杆
-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 1016-1017 重庆最新精品大区考察 报名中
- 城市新地标!BIM技术打造立体景观兰州科技创新园
- 金华膜结构景观棚厂家询价咨询 居乐膜结构定制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全力以赴 展示真实景迈
- 东京景观:以人为本的细部设计
- 漫步在酒都仁怀 感悟“三色”风光
- 最全最美的大连风景让你看个够
- 十大京郊休闲农业打卡地出炉
- 如何实现景区垃圾分类管理智能化?
- 绿城天津【桃李春风荷风西苑】售楼处电线小时电话房源详情
-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专业技能
- “城乡品质提升年”巾帼行动丨兰溪市首期“园林景观设计技能”培训开班啦!
- 庭院设计:15个别墅院落设计实景图别墅带花园才配叫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