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正式开放!东莞市中心广场将大变样
国庆前正式开放!东莞市中心广场将大变样
国庆前正式开放!东莞市中心广场将大变样,小区景观设计的主题,景观跑道,园林景观廊架小编从东莞市市政园林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市中心广场立体花坛的布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届时大家不妨来这里打卡吧!
在市中心广场,南、北广场的立体花坛布置均已进入收尾阶段。其中,北广场主花坛长约43米,宽约35米,占地面积约1108平方米,以花团锦簇的山水园林为主景,呈现东莞在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环境的阶段性成果。
整体造型以心形为轮廓,分为“江、湖、山、海”四个景观缩影片区,体现东莞自然景观风貌,内部设置架空栈道串联,应用投射灯光、景观雾化等造景设备,切实提升市民观赏游玩体验。
同时,设置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人才集聚”、“体制机制”、“综合环境”、“和谐善治”、“民生幸福”的灯箱小品造型,表达东莞将全力打造“七个新高地”的奋斗目标。
而另外一侧,南广场花坛宽约18米,高约6米,占地面积约254平方米,花园式园林景观与东莞城市代表性建筑剪影相融合,传递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都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
本次共摆设了花卉绿植品种近70余种,数量达4万余盆,预计这两天可以陆续完工,9月30日晚可向市民开放参观游览。需要注意的是,国庆期间过来打卡的市民较多,尤其是晚上人流量会有所上升,大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错峰前往打卡。
根据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第65号)的相关工作要求,即日起,所有进入景区的游客需严格执行测温、扫场地码、查验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景区景点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数量不得超过核定接待人数的75%。
根据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第65号)的最新要求,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期间入馆参观,本人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为绿码,同时在安检入口处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扫“场所码”。
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自9月24日起,东莞图书馆入馆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示有效预约信息和粤康码绿码(红、黄码人员谢绝入馆),配合消毒、测温、扫场所码、出示行程卡、规范戴口罩等。
根据疫情防控最新要求,须凭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执行时间截止到2022年10月31日)。进入园区请配合工作人员扫“场所码”、出示行程卡、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
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我市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存在,为驰而不息织牢疫情防护网,根据最新要求,我园将严格落实客流管控措施,具体如下:
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数量不超过核定接待人数的75%,查验公共场所打卡码,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园配戴口罩、测量体温。
以上措施执行时间为发布之日起到2022年10月31日,如疫情防控措施有变,则按相关文件通告执行。
根据最新要求,进馆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配合测温、扫“场所码”、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请计划来馆参观的市民朋友提前在“东莞科技馆”微信公众号上进行购票预约,做好出行攻略,科学规划出行。
根据《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第65号)要求,我园将严格落实客流管控措施,接待游客数量超过核定接待人数的75%时将实行临时闭园。请广大游客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入园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自觉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卡,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查验和测量体温,配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做到安全游玩、有序游览、文明旅游。
相关文章
- 园林景观设计知识:水景元素有哪些应用及实例分析?
- 水粉画图片风景小清新 (水粉画风景简单唯美图片)
- 狭长地块上的住宅设计:置入庭院空间是关键
- 美好如约而至向公园深呼吸
- 重庆基本形成山青水绿城美生态格局
- 合肥裕溪路高架桥将进行景观亮化 逍遥津公园等年内有望亮灯
- Photoshop给单一风景照片润Se(2)
- 英德特产的石头 大英石货场 中式园林假山石
- 视频北京冬残奥会场馆景观设计主打这些中国元素!
- 吃自制老坛泡菜 母女俩住了20天ICU
- 好治愈~这位日本达人打造的“微缩景观”网友:脑洞之王!
- 【景观专业】景观设计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 【手绘资源】零基础景观手绘线张
- 耐候钢板雕塑作品 耐候钢景观造型 锈蚀钢板景观园林造型设计
- 提升景观灯饰照明品质 沙滨路天际线大楼灯饰整修项目完工
- 哈尔滨最有名的景点是什么 哈尔滨最有名的景点
- 昭通中心城市臭水河变身景观河!
- 河北省“十四五”重磅规划公布 我市各区生态功能分区清晰划分
- 中国风景园林界泰斗孟兆祯逝世 他在成都留下园林创作封山之作
- 2021清华建筑本科一年级“建筑认知”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