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

阿者科:景观意义发掘的多维视角

中国景观网2022-12-04景观设计景观花箱定制
褐石景观,景观花箱定制,景观水体设计手绘,阿者科:景观意义发掘的多维视角,褐石景观,景观花箱定制,景观水体设计手绘阿者科是本文讲述的一个景观案例。阿者科,按照字意是指最旺盛吉祥的一个小地方,阿者科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遗产区五个

阿者科:景观意义发掘的多维视角

阿者科:景观意义发掘的多维视角,

  褐石景观,景观花箱定制,景观水体设计手绘阿者科是本文讲述的一个景观案例。阿者科,按照字意是指最旺盛吉祥的一个小地方,阿者科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遗产区五个申遗村寨之一。蘑菇房是阿者科村哈尼族的传统民居,其适地营造的传统建造方式、敬畏自然和崇拜自然的传统观念以及自然人文景观所构成和谐人居环境,体现出哈尼族传统聚落营建的凝聚力、勤劳和顽强的精神。

  周尚意教授从表征和非表征的概念,解释了北京中轴线意义的发掘,并由此例引出演讲的关键词——景观。

  景观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学科都有自己的景观定义,但是这些定义还是有重叠的部分,这就是杰克孙(Jackson ,1984)所说的:景观是人们看上去就可以理解的大地的一部分,其最初的含义是“图景”(picture)。

  周教授在讲座中围绕着一个案例地——云南红河州,结合社会实践的脱贫话题,介绍了景观意义发掘如何帮助案例地通过旅游业脱贫。通常人们从功能意义、形态意义来发掘景观意义。中山大学在红河州有一个实践项目——阿者科计划。该计划的本质是,依托该村景观发展旅游业。该计划的亮点是,用村集体经济,外来资本低价购买该村旅游资源,从而实现共同富裕。阿者科项目总结出“一个模式、两方参与、三个目标、四条底线”。这既是一个减贫路径框架,也蕴含着框架制定者发掘景观意义的道德标准(四个底线)。这使得我们开始思考三个问题,在推行这种模式后,1)村民是否越来越成为有能动性的、积极的、自由的人,还是被景观约束、拴住的人?2)是否存在本地人和外地人共同利用旅游资源的模式?3)哪种状态是旅游业和自然的和谐状态?

  景观意义可以从景观独特性和景观价值来发掘。以往人们过多关注景观独特性。以阿者科的蘑菇屋为例,其蘑菇屋形态虽然独特,但是有多少人会不远千里,来到阿者科看蘑菇屋?驱动人们前去参观和体验的动力来自文化价值判断,人们对蘑菇屋的文化认同程度高,旅游驱动力就强。因此除了发掘景观独特性外,发掘景观意义更为重要。周教授从观察景观的四对视角来发掘景观意义。

  第一对视角是“近视”和“远观”。“近视”强调我就在景观之中,景观与我合为一体,很难剥离开。“远观”强调景观和视者保持距离,视者力图用严肃、客观的角度表达世界。完全的“近观”就是不表达,完全的“远观”很难做到,因此人们永远都是在远近两端之间的某个点来理解景观的意义。关于阿者科之美,有些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有些则可以说出来。

  第二对视角是“观察”与“置身”。这对视角着眼于景观和“我”的关系程度。“观察”是指景观中虽然有“我”,但是我不将景观作为自己的,从而达到超然的状态;“置身”是将景观作为自己的。人们总是在拥有或占有,与与我无干的两极之间的某点理解景观意义。项目团队和旅游者实际上是在两极之间的某点理解景观之美的。

  第三对视角是“眼睛”和“大地”。“眼睛”指人们看事物的方法或表达事物的方式。人们刻画景观可以用多元的形式,如用照片等视觉形式表达,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用声景来表达等。只有不断丰富看待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方法,我们才能不断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大地”是指景观作为“大地的一部分”,具有客观的物理存在形式,大家会接受对某个景观的一致性描述,如经纬度位置、公制面积单位、相邻性指标、连通性公式等。阿者科之美既有固定的一些表述,也一定会有多样化的描述。景观边界是刻画景观的一个维度,基于不同思考逻辑,就会有不同的景观区域边界划定。

  最后一对视角是“文化”和“自然”。“文化”是指将景观作为人类对外事物的表达,承认没有人就无从谈景观。“自然”是指承认景观总会有不受人作用的自然属性。阿者科之美既是人表达出来的,也一定有我们尚未发现的自然之美。

  周教授最后提出了发掘景观意义的七个途径:写出来、画出来、呆出来、旅出来、斗出来、管出来、流动出来。

  写出来:即指用表征(representation)方式阐述景观。表征形式包括文字和图像等。面对“同样”的景观,不同的人表征出来的结果很可能是不同的。所谓表征,通常是意义相对清晰的阐述。

  画出来:即指用描绘和地图的形式阐述景观,这看似是一种表征,但是却更侧重表达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可能来自不同主体的差异,还可能来自同一个主体不同时期的认知差异。

  呆出来:即指人们长期在一个地点生活和居住之后,所体会出来的这个地方或景观的时空秩序和美感,有学者将之成为“地方芭蕾”。

  斗出来:即指不同人赋予景观不同的意义,占话语霸权的景观意义掩盖了的景观意义。

  管出来:即指具有行政管辖权力的部门所协调出来的景观意义,并通过管治体现大家对景观使用目标。

  流动出来:即指景观意义永远处于流动状态,一方面是因为景观的开放性导致组成景观元素的流动性,同时是人们观念的流动性导致景观意义不断变化。在永恒的流动中,人们把握景观意义发展的大趋势是根本。

  对阿者科而言,写出来的景观意义因为意义清晰,可能吸引游客;画出来的景观意义可能因为意义尚不清晰,不一定吸引游客;当地人呆出来的景观意义还需要表征出来;旅游规划设计时或许可以根据旅出来的经验,找到阿者科区别于其他村落的独特特征;目前尚未看到斗出来的景观意义;管出来的本村景观的共有性;流动出来的视角让我们看到阿者科村落景观肯定还要变化。

  最后,周教授指出,按照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观点,“相遇、悬隔、感悟和行动”是发掘景观意义的步骤。在这四步的不断循环过程中,景观的意义不断提升。“行动”带来“相遇”,“悬隔”我们已有的经验和思维模式,才能“感悟”出新的景观意义,进而采取新的“行动”。在旅游开发和研究过程中,只有敞开心扉,方能看到新的景观意义。

  Q1:周老师,您好,我是白凯老师的博士黄清燕,目前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工作,想要跟周老师请教如下两个问题:

  (1)老师讲到了多维视角,而我自己在最近的研究探索中,感觉近年来文化地理的研究主要围绕各种主义、地方感、地方性、地方认同、表征与非表征等主流话语,作为研究新生不知道如何从这些成熟的、主流的研究领域中去寻找新的研究线)我比较关注乡村性方面,但是我有点迷茫的是不知道怎么深入去挖掘一个乡村的独特性,往往很局限在它的自然、区位、资源、文化,呈现的结果往往是概括性的甚至同质化的地理现象,所以想要请老师举例讲讲如何系统挖掘乡村的独特性。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经常说一个学科的学术术语应该成为人们理解和看待世界的工具概念,黄老师提的这些术语都可以称之为工具概念,这些概念背后有很丰富的认知世界的逻辑。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些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术语,因为这些术语强调对地方意义或景观意义的感悟。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难点就在感悟上,人们虽然看着同样的景观或地方,但是不同人感悟出来的意义却是不一样的。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可以在地方意义发掘上找到新的途径,突破上面提到的七种途径。写出来的途径已经很成熟了,而挖掘非表征的景观意义会有突破。即便是老话题,也可以出新意。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乡村性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是与城市性互相定义的,即乡村性和城市性是阴和阳转换关系。需要提请注意的是,研究乡村性不是发掘某村的特性。

  周老师您好,我是来自海南大学的研究生黎雪,您在工作坊开场提及到表征与非表征,前阵看到一篇文章介绍表征在法语国家旅游地理中的应用,该文提到,法语国家与英美国家对表征的定义有所不同,在法语国家的界定里,并未将文本化的表征与非表征割裂开来,并且强调实践活动对空间意义塑造的重要性。看完后,自己对表征及非表征的概念较为混乱,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此外,自己看了传播学中关于表征的研究,思考了一个问题,表征对地方而言,是个动词还是名词,是仅仅包含意义生产,还是包含生产与传播这一个动态过程?

  表征和非表征不是一个绝对割裂开的两个概念,人们表达出来的东西总是位于表征和非表征两极之间的一个位置,比较清晰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表达就偏重于表征,反之就是非表征。譬如前面说到的故宫白日里的喧闹的人声是非表征,但是我将之赋意为“帝王空间变为人民空间”的声景,那么就将这种非表征推向了表征,如果这种说法被大众普遍接受,那么就偏向表征一端了。关于这是动词还是名词,实际上这个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可以将之理解为动名词。表征的内容是否能够传播,暂抛开传播途径的影响作用,我认为表征的主观目标或者客观效果均与传播有关。

  西蒙在《生活世界地理学》中提到了身体芭蕾和地方芭蕾。所谓地方芭蕾就是一个地方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时空节奏状态,所有在这里生活的人就相当于芭蕾舞演员,每人都按照规定动作要求,走位、舞动,从而构成了一个群体芭蕾舞蹈。当地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这种非正规的时空规则。熟悉地方芭蕾的人,会清晰地意识到我和别人之间的时空节奏配合。比如我在《触景生情》中写有一文,介绍三亚渔市的地方芭蕾,我在嘈杂的渔市中行走,后面有人高喊着:请闪开!我作为外来者,并不知道需要闪开多大的宽度,但是本地人就知道要经过的是过宽的手推货车了。西蒙的书中讲到地方芭蕾对建筑设计的价值,其实地方芭蕾对旅游景观意义发掘也有价值。

  周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下您PPT中哈尼梯田几个边界是如何划分的,如村落边界、村域边界和市场的边界?另外,您能谈谈边界的划分方法有哪些吗?

  哈尼梯田保护区中的几条边界不是我们团队划分的,我们从规划图中倒推出来这些边界线是根据什么划定的,例如有些是按照山脊线(流域)划界的,有些是按照村域界线划定的。我们根据划分的依据不同,将规划图中的边界线段,最后评价每段分别可以实现几种保护目标。文化地理学参与国土空间规划,最可能的切入点就是划定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边界。譬如文物保护缓冲区边界是否要统一规定为从文物实体向外扩50米?如果现实条件不允许有50米宽的缓冲区,是否要强拆?任何绝对的、统一的划界规定,在管理上都会遇到可行性的问题。此外,向外扩50米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也都需要地理学从宏观格局上来分析。地理学需要给出文物保护缓冲区界线位置、界线形态上的建议,从而区别于历史学家给出的保护建议。来源:旅游学刊(LYXK_TT)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