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知名景点“石老人”坍塌专家称复原需考虑多种因素
青岛知名景点“石老人”坍塌专家称复原需考虑多种因素
青岛知名景点“石老人”坍塌专家称复原需考虑多种因素,景观专业前景,文景观园小区,景观配套历经6000多年风雨的“石老人”,如今没了上身,矮了一大截。作为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石老人”曾高达17米,在青岛前海的碧波中,守候落日与黎明。
据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消息,由于常年风化和海水侵蚀,加上近日天气影响,10月3日凌晨4点10分左右,青岛知名景点、地标性景观之一的“石老人”海蚀柱上半部分自然坍塌。
目前,相关专家已赶赴现场,并对“石老人”海蚀柱采取了临时性保护措施,具体修复方案正抓紧论证。
公开材料显示,“石老人”位于山东午山的西南麓前缘,属于午山丘陵一部分,形态上为向黄海突出的海岬。“石老人”不是孤立的海岛,而是其底部与岸边岩体紧密相连的地质整体。
20世纪80年代末,青岛市勘察测绘处的骆熙对“石老人”进行了岩体稳定性工程的地质调查。通过对岩石采样鉴定后,他认为,“石老人”岩石为浅粉黄色、灰白色石英质糜棱岩,石英粒含量为80%至95%,岩质脆硬,易成碎块。
在《“石老人”海蚀柱岩体稳定性评价》一文中,骆熙提到,历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又受到第四纪时期以来由海平面升降引起的海蚀外营力(包括风浪作用)等的风化作用,形成了具有特殊形态的海蚀柱——“石老人”。
“石老人”主要工程地质特征为岩石强度坚硬,具有块状、破裂状结构。由于构造发育,形成了软弱结构面,但加之海蚀及风化作用造成岩体失稳,因此“石老人”稳定性较差。
此次地质调查发现,“石老人”北半部明显呈薄弱、不稳定状态;北柱脚2.5米高程以下,凹进最甚,是海蚀流、浪冲刷、击打等综合作用结果;“石老人”顶、中部洞、柱脚,近于直立的构造裂隙,已割穿柱体,造成失稳状态。
骆熙曾称,从时间空间因素上可以预见,“石老人”不是永远能屹立在海中的石柱,也不会短暂时间内出现柱体倒塌破坏。
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对“石老人”柱脚采取支撑加固方案。在平均潮位(2.3米至2.5米)以下,从东、西、北三面对柱脚凹进处及大小洞穴用块石密实回填,选择小汛低潮期作业,用高标号快干水泥灌浆,使块石凝集聚为一整体。最后外表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形成自然坡度状1:1(约45°),以减少浪迹破坏作用。
他还建议,“石老人”岩体上应严禁游人攀登,以防止损伤目前表面相对完整状态。
青岛市海洋地质勘察院总工程师马利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体检设备简陋,主要靠人工完成,但此次体检,意味着青岛以官方之名,正式重视起“石老人”的健康状况。
据他介绍,“石老人”海蚀柱周边海蚀地貌十分发育,北侧为海蚀崖,南侧有岩礁出露。此外,在“石老人”周边,还有些小的海蚀柱。
崂山地区属温暖季风气候,同时又受到明显的海洋调节作用,表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降雨充沛的气候特征。充沛的降水形成了以崂山山脉为分水岭的放射状河流体系,这些河流对崂山地表形态的改造十分显著。河流作用对崂山岩体产生面状侵蚀和线状侵蚀,破坏岩石稳定性。
海滩蚀淤动态会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有研究表明,与自然因素相比,人类活动会对海滩侵蚀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海岸工程、围海养殖、挖沙采矿和破坏固沙植被等。
除了1990年的这次体检外,2011年青岛海洋地质勘察院对“石老人”同样进行了体检。据半岛都市报消息,马利柱称,2011年的那次体检采用了德国徕卡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石老人”身上共获取了约8500万个数据点。后期进行点云拼接成了200多万个面,形成了三维模拟图像。
此次勘察发现,“石老人”越来越小了,但“石老人”中间的心形洞却越来越大。而这两种结果都与长期风化有关。
每次退潮,不少当地市民和外来游客,会踩着礁石来到“石老人”海蚀柱下方游玩。有些时候,“石老人”身上还会散落些石头片。一位当地的市民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石老人’胸口的心形洞越来越大了。”
10月3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称,目前,已对“石老人”海蚀柱采取了临时性保护措施,具体修复方案正在抓紧论证。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某教授级高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针对坍塌的情况,肯定是有复原的办法。除了要参考地质岩性、损毁程度等因素以外,可能还要考虑到经济性和历史文化性。”
据了解,1992年,石老人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家首批批准的旅游度假区。2006年,“石老人”传说等民间故事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午山脚下的渔民,与女儿相依为命。一日,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老渔民日夜在海边呼唤,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后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女儿得知父亲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又被龙王施魔法,将其化作一巨礁,定在海上。从此,父女隔海相望。
青岛著名文史学者鲁海曾表示,“石老人”是大自然赐给青岛的一件礼物,作为岛城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已经成为城市名片。
今日,“石老人”海蚀柱部分自然坍塌后,一些青岛本地的网友表示“太难过了。”也有网友感叹:“‘石老人’可能等到了他的女儿。”
相关文章
- 新世纪花园小区改造效果图出炉开启赣榆老旧小区改造大幕!
- 自然景观黄蜡石—园林假山驳岸奇石
- 盛世景观点丨大数据行业概述及机会分析
- 12月活动策划热点及方向21+创意思路年底冲业绩、赚大钱不愁了!文末福利
- 【官网】北京金融街金悦郡售楼处电话丨金融街金悦郡售楼处位置丨楼盘最新动态!
- 新款防护栏杆亮相衡阳城区主次干道绿化带
- 美国景观设计研究生留学
- 盐城市异形花盆落地式花箱加工定制
- 太美了!南岸嘴改造效果图来了
- 全球微博发展态势及治理策略
- 元旦广州一日游景点推荐(2023)
- 平利县长安镇:打造茶景观、创新茶产品、讲好茶故事
- 寻找苏州 别墅区 苏州 人气别墅TOP10
- 屠园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开展“环湖景观提品改造”专题协商议事活动
- 阳泉河道防撞护栏景观桥梁护栏道路两侧灯光护栏定做
- 西湖垂柳风光大变样景观效果图制作
- 让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
- 生态旅游景观走廊!城厢龟山路正式建成通车
- 国庆前夜景山赏夜景市民感叹:中轴线的景色太美!
- 首提“酒店式公区”中骏提升行业公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