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5000万豪宅别墅群的景观河是如何一步步变成“臭水沟”的
上海这个5000万豪宅别墅群的景观河是如何一步步变成“臭水沟”的
上海这个5000万豪宅别墅群的景观河是如何一步步变成“臭水沟”的,景观人物素材,景观观赏距离,优秀景观设计案例2019年3月开始,29号、55号两栋别墅整栋建筑被覆盖上黑色的施工挡布
55号则往南拓宽草坪,增加一处景观设计,临近的河道出现了明显的收窄。同时开挖地下室,填埋临近河道的支流,打造观景平台。
从记者现场走访看,55号室外草坪已经基本施工完毕,明显可见河道被蚕食的部分。
29号的房屋结构则发生明显改动,面向河道的一侧房屋向外“凸出”,原本弯曲的堤岸走线被打平成直线。根据物业提供的两位业主联系方式,记者拨通后,一个号码为空号,另一位则直接挂了电话。
“花园一亩多,独栋带泳池”“产证519(㎡),实际使用面积1300(㎡),花园300(㎡)”……比对2005年照片里的东苑古龙城,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区原貌:别墅与其他区域之间均为开放式。
如今,几乎每一栋别墅都安上铁门、竖起篱笆,将开放区域转为独立花园,成为房产中介口中的卖点,二手房价格逼近5000万元。
一方面,出于隐私、安全以及物业安保现状考虑,业主更倾向于在别墅外围增加一道“防线”。
另一方面,由于别墅往往被大量绿化区域环绕,又不面向公共道路,业主化为己用,引起效仿,争相开始“圈地运动”,占用更多公共绿地,而侵占河道只是“圈地”的新趋势而已。
记者了解到,部分投诉的业主担忧,肆意扩建会再度影响河道景观,开挖地下室亦可能对地下车库造成安全隐患。
更多的业主出于天然的正义感:“公共绿地属于业主共有,别墅业主利用封闭式围墙达到专属使用的目的,本来就是违法的。”
2016年其到岗时,部分河道被业主隔断,处于无法自循环的状态。此外,河床年久失修容易渗水,从漕河泾引水后,两天之后就会渗漏流光。
2017年,物业计划重新修整河床的防水层,整个预算约在48万元。征询业主意见后,未获通过。
2019年底,55号、29号两家业主提出捐赠一笔费用,将整个景观河的河床进行修复,“搞成活水”。物业认为这个方案可行。
疫情之后,由于多次接到反映别墅违建的投诉,物业暂时搁置与两家业主的河道整修合作。
2019年5月10日,物业向城管提交书面报告,称55号业主侵占公共绿地、擅自占用公共部位,且拒不整改。在交涉中,业主辩称:“只是在外面做一层保温层”;堤岸改成混凝土堤坝的样式,可以让两岸变得更加坚固、不易沉降。
2020年5月22日,业主们反映后,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城管中队告知“由于特殊疑难,办理时限将延长90个工作日”。在此过程中,别墅施工并没有停止。
8月27日,城管则答复:55、29号别墅涉嫌违建现象已经正式立案。其中,29号未发现侵占河道等行为,仅为开挖“景观水池”;55号业主正在河道堤岸边回土恢复,现场已督促业主停止一切装修施工。针对违建情况,第三方机构已经出具报告。
9月16日,记者联系相关城管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自7月份立案后,正在按流程执法,前期给予违建业主自行整改机会;若拒不整改,将启动强拆流程,近期将实地再次走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金星爆料:某著名演员被土豪以20w请去演出,可他万万没想到,演出的节目居然是“葬礼”
公司上市仅四个月,80后董秘兼财务总监涉嫌犯罪,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什么情况?
爆料大神猜测苹果10月或不办发布会,新iPad/Mac直接上线万元!敞篷版五菱宏光MINIEV上市,首批买到有多难
卖孩子买苹果14?埃及网络上掀起对iPhone 14售价的嘲讽和愤怒潮
相关文章
- 连通两岸!凤凰湖将再增靓丽景观桥!
- 尤溪天下峡谷景区:远离城市的喧嚣却隐藏现实版“武侠世界”
- 早读|超10区新增风险区!这些小区原则居家!安阳火灾致38死!超级大冷!亚洲首胜!
-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将“拆墙透绿”合理优化景观配置
- 优质国外景观网站满足你的好奇心
- 〖进行中〗圣莲岛景区2022-2023年度绿化养护服务采购项目
- 新加坡滨水休闲商业街区见证了从“历史遗存”到“城市活力目的地”的复兴!
- 园林专业的学生如何自学 CAD?
- 西西推荐~~~《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 室内也可以做景观厉害了!
- 夏天就看湖景围绕楼盘 清凉不惧炎热
- 上帝视角下的人造风景工业景观的再审视
- 二青会网络火炬抵肥 合肥风景手绘在传递地图中
- 上海第二家丽晶酒店落户北外滩 预计2023年开业
- 欧式款景区售卖车特色花车定制
- 特色小镇景观设计案例效果图
-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2022青年风景园林师论坛落幕|分享
- 这条新疆绝美景观大道沿途都是旖旎风光美到令人惊叹……
- 益阳文旅产业火了:休闲旅游时代游客纷至沓来
- 瓦房店这处网红景观倒塌!站立千万年曾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