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佐木英夫:无风格时代的开启 景观人物志
佐佐木英夫:无风格时代的开启 景观人物志
佐佐木英夫:无风格时代的开启 景观人物志,挡墙景观,景观邦,景观大数据,
这是19年佐佐木英夫(Hideo Sasaki)一百年诞辰纪念日时,彼得·沃克(Peter Walker)在一段采访中回忆佐佐木英夫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佐佐木英夫的设计观点一直是强调场地规划和区域规划的需求,他认为景观设计师应当尽量避免“肤浅的装饰”。他对自然的崇尚和理解发展而来的“和谐”观念,渗透到他的设计之中。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危机与机遇交织的年代,战后的重建刺激了经济蓬勃的发展,科学、商业、技术、设计、投资等等,时代的大潮汹涌澎湃,让现代主义在这片“土壤”中急速发展起来。
在这样的时代下佐佐木英夫带着 “没有风格的风格”,让景观设计不再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而是将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相结合,让现代城市设计突破历史的桎梏,用简洁、理想、功能等元素建立新的景观风格。
1919年11月25日佐佐木英夫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里德利市,幼年时期的佐佐木英夫在家里的农场中长大,种植与收割成为了他童年的重要回忆。
生长于乡村的童年经历和寂静流淌的东方血脉,培育了佐佐木朴实、崇尚和谐的自然观,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就已经有所体现。
在该项目中佐佐木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保留大部分的自然景观。湖畔点缀在大片的草坪与花园之间,为现代主义的建筑与雕塑提供自然的背景。
迪尔公司全球总部中将雨水管理、生态环保、因地制宜等理念融入设计中,后期还新增添了日式风格的庭院景观。佐佐木将土地与建筑和谐一体的观念完美呈现在作品中,该项目更是正在1991年获得了著名的ASLA经典奖。
佐佐木英夫的求学经历颇为曲折,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工商管理,辅修艺术。随后由于对城市规划的兴趣转学至伯克利大学,开始大学生涯。
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具有日本血统,他被迫中断了学习,为躲避拘役而东奔西走,从丹佛到芝加哥,目睹了美国城市建设的阴暗面。
即使生活如此艰难,佐佐木英夫依然于1946年从伊利诺伊大学获得景观设计学士学位,并于194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景观建筑系。
从1948年在哈佛获得景观建筑学硕士后,佐佐木英夫利用5年的时间获取经验,他曾与规划师艾萨克斯一起做芝加哥及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和研究课题。这些教学与设计实践为佐佐木日后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发展打下了根基。
1953年,佐佐木英夫在艾萨克斯的邀请下,回到母校执教。并在同年在距哈佛大学不远的沃特镇(Watertown)建立了自己的景观建筑设计事务所——佐佐木事务所(Sasaki Associates)。
“我们需要对各种影响所规划地区的自然界力量进行生态学的观测。这种观测可以决定何种文化形式最适合这些自然条件。使各种正在运作的生态张力,能从这种研究中得到激发,从而创造出一个比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更为合适的设计形式。”
佐佐木英夫的这种理念不但反映在其景观设计的创作中,也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化设计中进一步呈现出来。将环境生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理念,深刻的烙印在佐佐木事务所(Sasaki Associates)的众多项目设计中。
20世纪60年代中期佐佐木英夫受邀与Dawson & DeMay的景观设计师共同设计了基督教科学中心的景观。
他们保留了前教堂公园中的大量植物,造就了近200棵菩提树组成的林荫空间。
700英尺长的矩形倒影池与80英尺的圆形喷泉广场,让游人行走林荫之下如同踏于水上。
格林阿克公园(Greenacre Park)可谓是城市口袋公园的经典之作了。佐佐木英夫为市中心的人们设计了一处以植物与水为主题的多层休息区。
格林阿克公园为纽约人提供亲密接触自然的机会,在不大的空间中,利用露台、棚架、台阶进行虚空间的划分,并有效的阻隔了街道的嘈杂。
下沉式的露台与25英尺高的瀑布喷泉让整个场所产生了一种自然式的氛围感。该项目于2018年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中。
佐佐木英夫当时任在哈佛景观系研究院任职,而彼得·沃克正是他的学生,可谓是大师带出的学生也是大师啊!
佐佐木始终秉承谦逊而开放的心态,在教育与执业中达到平衡,并将自己对从景观设计到城市设计领域的“和谐”理念传达下去。
作为佐佐木英夫与彼得·沃克共同设计的早期作品,福特希尔学院可谓是建筑与景观和谐统一的典范。
建筑物与景观共同形成了一系列连续的校园绿地与庭院,低调建筑悬垂木屋檐,蜿蜒的小路以及连绵起伏的景观草坪,营造出一幅田园式的校园景观。
佐佐木从景观设计一路拓展到城市设计,并提倡以城市设计引领建筑设计,他在这一领域不断深耕的同时,创造之路也蓬勃发展。
“那时,这儿有一种激励人们探索研究的精神。无论是建筑师还是景观建筑师,也无论是与谁合作,大家都不计较名利和成果,我们共同工作,只为寻找创造一个我们认为最适合特定场所的解决方案。”
佐佐木英夫的执业与执教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于是他先后退出了SWA与Sasaki Associates。
但是他不遗余力地推动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的结合,并身体力行,鼓励景观建筑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设计领域紧密合作,为城市设计带来新气象。
“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拥挤,资源越来越有限,我们必须珍惜我们发现的绿洲,并创造新的绿洲,无论多么小,都要用爱去关怀。
佐佐木英夫的“绿洲”概念也就是在文章最初提到的“我们应该拯救这个世界!”的具象化,佐佐木一直认为景观设计师应当对人们生活的空间负责。
他曾经提到:“我们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土地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场所以及人类的财富和文明记忆。”他的设计理念也在他所领导的团队里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着。
佐佐木英夫作为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的会员,于1971年获得ASLA奖章,并于1973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的联合专业奖章,以纪念他在景观设计方面的非凡成就。
虽然佐佐木英夫先生于2000年8月30日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作品和教育理念依然引领着众多设计师们。
这是19年佐佐木英夫(Hideo Sasaki)一百年诞辰纪念日时,彼得·沃克(Peter Walker)在一段采访中回忆佐佐木英夫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佐佐木英夫的设计观点一直是强调场地规划和区域规划的需求,他认为景观设计师应当尽量避免“肤浅的装饰”。他对自然的崇尚和理解发展而来的“和谐”观念,渗透到他的设计之中。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危机与机遇交织的年代,战后的重建刺激了经济蓬勃的发展,科学、商业、技术、设计、投资等等,时代的大潮汹涌澎湃,让现代主义在这片“土壤”中急速发展起来。
在这样的时代下佐佐木英夫带着 “没有风格的风格”,让景观设计不再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而是将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相结合,让现代城市设计突破历史的桎梏,用简洁、理想、功能等元素建立新的景观风格。
1919年11月25日佐佐木英夫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里德利市,幼年时期的佐佐木英夫在家里的农场中长大,种植与收割成为了他童年的重要回忆。
生长于乡村的童年经历和寂静流淌的东方血脉,培育了佐佐木朴实、崇尚和谐的自然观,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就已经有所体现。
在该项目中佐佐木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保留大部分的自然景观。湖畔点缀在大片的草坪与花园之间,为现代主义的建筑与雕塑提供自然的背景。
迪尔公司全球总部中将雨水管理、生态环保、因地制宜等理念融入设计中,后期还新增添了日式风格的庭院景观。佐佐木将土地与建筑和谐一体的观念完美呈现在作品中,该项目更是正在1991年获得了著名的ASLA经典奖。
佐佐木英夫的求学经历颇为曲折,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工商管理,辅修艺术。随后由于对城市规划的兴趣转学至伯克利大学,开始大学生涯。
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具有日本血统,他被迫中断了学习,为躲避拘役而东奔西走,从丹佛到芝加哥,目睹了美国城市建设的阴暗面。
即使生活如此艰难,佐佐木英夫依然于1946年从伊利诺伊大学获得景观设计学士学位,并于194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景观建筑系。
从1948年在哈佛获得景观建筑学硕士后,佐佐木英夫利用5年的时间获取经验,他曾与规划师艾萨克斯一起做芝加哥及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和研究课题。这些教学与设计实践为佐佐木日后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发展打下了根基。
1953年,佐佐木英夫在艾萨克斯的邀请下,回到母校执教。并在同年在距哈佛大学不远的沃特镇(Watertown)建立了自己的景观建筑设计事务所——佐佐木事务所(Sasaki Associates)。
“我们需要对各种影响所规划地区的自然界力量进行生态学的观测。这种观测可以决定何种文化形式最适合这些自然条件。使各种正在运作的生态张力,能从这种研究中得到激发,从而创造出一个比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更为合适的设计形式。”
佐佐木英夫的这种理念不但反映在其景观设计的创作中,也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化设计中进一步呈现出来。将环境生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理念,深刻的烙印在佐佐木事务所(Sasaki Associates)的众多项目设计中。
20世纪60年代中期佐佐木英夫受邀与Dawson & DeMay的景观设计师共同设计了基督教科学中心的景观。
他们保留了前教堂公园中的大量植物,造就了近200棵菩提树组成的林荫空间。
700英尺长的矩形倒影池与80英尺的圆形喷泉广场,让游人行走林荫之下如同踏于水上。
格林阿克公园(Greenacre Park)可谓是城市口袋公园的经典之作了。佐佐木英夫为市中心的人们设计了一处以植物与水为主题的多层休息区。
格林阿克公园为纽约人提供亲密接触自然的机会,在不大的空间中,利用露台、棚架、台阶进行虚空间的划分,并有效的阻隔了街道的嘈杂。
下沉式的露台与25英尺高的瀑布喷泉让整个场所产生了一种自然式的氛围感。该项目于2018年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中。
佐佐木英夫当时任在哈佛景观系研究院任职,而彼得·沃克正是他的学生,可谓是大师带出的学生也是大师啊!
佐佐木始终秉承谦逊而开放的心态,在教育与执业中达到平衡,并将自己对从景观设计到城市设计领域的“和谐”理念传达下去。
作为佐佐木英夫与彼得·沃克共同设计的早期作品,福特希尔学院可谓是建筑与景观和谐统一的典范。
建筑物与景观共同形成了一系列连续的校园绿地与庭院,低调建筑悬垂木屋檐,蜿蜒的小路以及连绵起伏的景观草坪,营造出一幅田园式的校园景观。
佐佐木从景观设计一路拓展到城市设计,并提倡以城市设计引领建筑设计,他在这一领域不断深耕的同时,创造之路也蓬勃发展。
“那时,这儿有一种激励人们探索研究的精神。无论是建筑师还是景观建筑师,也无论是与谁合作,大家都不计较名利和成果,我们共同工作,只为寻找创造一个我们认为最适合特定场所的解决方案。”
佐佐木英夫的执业与执教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于是他先后退出了SWA与Sasaki Associates。
但是他不遗余力地推动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的结合,并身体力行,鼓励景观建筑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设计领域紧密合作,为城市设计带来新气象。
“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拥挤,资源越来越有限,我们必须珍惜我们发现的绿洲,并创造新的绿洲,无论多么小,都要用爱去关怀。
佐佐木英夫的“绿洲”概念也就是在文章最初提到的“我们应该拯救这个世界!”的具象化,佐佐木一直认为景观设计师应当对人们生活的空间负责。
他曾经提到:“我们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土地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场所以及人类的财富和文明记忆。”他的设计理念也在他所领导的团队里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着。
佐佐木英夫作为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的会员,于1971年获得ASLA奖章,并于1973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的联合专业奖章,以纪念他在景观设计方面的非凡成就。
虽然佐佐木英夫先生于2000年8月30日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作品和教育理念依然引领着众多设计师们。
相关文章
- 米理——“可持续设计与景观设计”专业
- 河北桥景观提升工程(本项目属于城市更新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 投资30个亿泸州新打造一个超美景区效果图出炉!地点就在……
- 丰收的湖北10条精品线路伴您喜悦赏秋之旅!
- 实现“还绿于滩、还江于民”愿景 张家港湾生态整治工程景观设计项目获国际大奖
- 水下森林、网红空间……设计师“揭秘”兴隆湖景观亮点
- 尤溪天下峡谷景区:远离城市的喧嚣却隐藏现实版“武侠世界”
- 河北霸州打造特色景观廊道
- 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规划的改进措施
- 长江左岸将新添一处樱花园
- 江北膜结构景观棚安装
- 武汉小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小程序定制过程中的细节介绍
- 来济南一定不要错过的自驾游路线攻略
- 是铁路也是风景:线性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 无锡花匠“竞技”42组参赛作品亮相惠山古
- 武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湿地风光游
- 云南一保洁员划木船打捞垃圾 独绘城市亮丽风景
- 商业街景观堪称购物中心的客流引擎
- 特色商业街景观设计案例说明
- 张国华调研容东片区华望城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