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景观资讯

景观资讯

漫谈德国风景园林(上) 王向荣 国际景观之声系列

中国景观网2023-09-14景观资讯罗马城市景观
双向高景观,罗马城市景观,景观水池多宽,漫谈德国风景园林(上)王向荣国际景观之声系列,双向高景观,罗马城市景观,景观水池多宽说到德国,就会想到《风景园林》创刊主编,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前院长王向荣教授。,他对西方园林的深入研究

漫谈德国风景园林(上) 王向荣 国际景观之声系列

漫谈德国风景园林(上) 王向荣 国际景观之声系列,

  双向高景观,罗马城市景观,景观水池多宽说到德国,就会想到《风景园林》创刊主编,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前院长王向荣教授。,他对西方园林的深入研究,突出体现在著作《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也是学子们的学习宝典。

  《风景园林》的国际景观之声——德国篇开篇,小编邀请王教授和大家聊聊对德国的所感所想。王教授欣然应允,在往年一篇小文的基础上修改延展,将分成上下两部分配图展现。

  对德国的风景园林,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时常有介绍德国风景园林的文章或信息推送,大家对不少德国的风景园林作品都耳熟能详,并且去德国进行专业考察的人也越来越多。不熟悉的原因可能主要是语言的限制,使得阅读第一手文献不太容易。另外,德国的风景园林尽管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然而与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相比,历史上的德国似乎并没有产生自己特有的园林文化,更多地是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条件,从事着风景园林的实践和研究。但是仔细梳理德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历史,我们还是能看到,德国风景园林发展中有不少原创的、独特的、具有深远和广泛影响的思想和实践。

  源于德国的风景园林概念与思想,有些出自风景园林人的研究与实践,有些则产生于其他学科,后来又影响到风景园林学科。德国风景园林发展中一些原创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包括:

  1713年,冯·卡罗维茨(Hans Carl von Carlowitz,1645-1714)在《森林经济》(Sylvicultura Oeconomica)一书中,针对森林恢复和持续利用的问题,最早提出了可持续(Nachhaltigkeit)一词。后来可持续的概念从林学渗透和拓展到农学、工学、生态、规划、建筑和风景园林学科,也影响着各种政策的制定,今天可持续思想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

  德国园林理论家希尔施非尔德(Christian Cay Lorenz Hirschfeld, 1742-92)在1779年出版的《园林艺术原理》(Theorie der Gartenkunst)中,首次提出了大众园林(Volksgarten)的概念,他对大众园林的定义是:“园林是这样一个场所,在那里人们能够舒适安逸地享受乡村生活的利益,能够享受自由、观赏、散步、空气和凉爽,可以陶冶精神。”这种大众园林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展成大众公园 (Volkspark),除了满足大众观赏和散步外,公园增加了更多的户外活动内容,特别是运动和健身的场所。“体操之父”雅恩(Friedrich Ludwig Jahn,1778-1852)对大众公园的出现和实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时的大众公园就是后来城市公园的基础。

  19世纪中叶,针对由于工业增长和人口膨胀造成的城市环境恶化问题,很多政治家、医生、教师、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齐声呼吁改善生存环境。德国医生施雷伯(Daniel Gottlob Moritz Schreber,1808-61) 于19世纪中叶提出家庭园艺花园的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分租花园,花园大多由政府提供土地,由相应的协会管理,每个花园在200-400m2,市民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可以租赁,用来生产蔬菜和果树,补充食物供给,并通过园艺劳作来帮助身心健康。后来这种花园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并拓展到世界许多国家。

  德国生物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的思想与研究影响到艺术领域,也影响到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生物和生命的态度。他的许多生物题材的画作和书籍插图对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的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海克尔提出了生物学的许多术语,1866年他最先提出了生态学(?kologie)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对于包括风景园林在内的许多学科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德国风景园林对生态的关注、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也一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1844-1904)于1882年在《人类地理学》(Anthropogeographie )一书中首先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后来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Otto Schlüter,1872-1959)在20世纪初进一步将文化景观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来使用,并提出世界的2种景观形式,即自然景观(Urlandschaft)和文化景观(Kulturlandschaft)。随后,文化景观成为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文化景观的概念后来也渗透到风景园林学科,对风景园林的研究、规划和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景观的概念使得风景园林师能更加科学理性地解读和理解特定区域景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更科学地寻求景观的保护、规划和设计。

  (图5 德国Berchtesgaden, Ratzel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Schlüter认为应该将文化景观的形态视为文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主义运动探索、形成与发展时期,德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设计领域,现代运动探索的核心是如何积极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创造出适合社会发展、满足普通大众需要的、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艺术品质的设计作品。现代主义影响了整个世界,也影响了风景园林。后来,伴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对历史和地域的忽视,但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一直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一直延续和发展着。设计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要为普通人创造出好用、适用、经济、美观、创新的作品,要注重设计的社会价值,这些现代主义追求的目标也一直是风景园林设计最基本的考虑。

  *文字改编自王向荣.风景园林领域的德国制造[J].中国园林,2014(11):5-6. 图片除标明出处外,其他为王向荣摄。更多精彩内容,请参见漫谈德国风景园林(下)

  想要更深入了解德国风景园林?2022年12月, 历 经多月的内容汇总与打磨, 《风景园林》杂志 “国际景观之声”系列课程—— 德 国篇 重磅上线 !

  德国安博戴水道景观设计公司,项目负责人;慕尼黑工业大学景观建筑系硕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城市设计MAS项目在读。

  在德国六年,前后居住在慕尼黑、柏林、科隆和博登湖,目前主要生活在瑞士。关注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主导参与的公司项目及个人竞赛获得多次重要奖项及名次。对德国景观事务所的基本情况和德系院校的景观教学体系有较完善的了解。

  1.1德国院校的景观系架构及学院体系:以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卡塞尔大学Uni Kassel、柏林工业大学TUB、汉诺威大学Uni Hannover、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UD以及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为例;

  包括学期中的项目调研、Field Trips和Excursion、Studio的氛围、与教授和学生的日常交流、学习强度、汇报氛围等。

  德国注册景观设计师,慕尼黑工业大学景观建筑系硕士;获得德国拜仁州景观设计师新人奖首位华人;德国建筑工程公司Goldbeck杜塞分公司景观业务部负责人。

  曾获得慕尼??业?学优秀外国学?奖学?,柏林建筑与?程师协会AIV-Schinkel特别奖等。现就职于德国Goldbeck公司,共参与10余个??项目的景观设计与项目管理。

  波恩大学地理研究所研究员(WM),中德营造文化学会(CDAB)会长,德国埃尔夫特应用科技大学(FHE)客座教授,德国联邦故乡与环境保护联盟(BHU)国际专家。

  有十余年中西方文化交流经验,在建筑、人文、艺术、地理、历史等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其专注的学术研究领域:文化景观、乡村建设、工业遗产、自然保护地、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化交流等。

  以德国景观发展历史为背景,着重介绍当代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于景观行业发展和学科研究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孔洞一博士的德文版专著及文化景观数字化技术(KISUR)技术方法论模型

  德国亮道公司设计师,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生在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前访问研究员,全球知识雷锋前副主编。

  曾获CSC国家留学奖学金,华润置地第二届“城市畅想”高校挑战赛二等奖。在景观、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有丰富的留学经验,帮助很多同学成功申请到慕尼黑工业大学、米兰理工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卡塞尔大学等欧洲一流景观和建筑高校。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北京海外人才项目青年学者,慕尼黑工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风景园林》特约编辑、“国际景观之声——德国篇”学术主持人。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历史与理论专委会委员、国土景观专委会青年委员、文化景观专委会青年委员兼秘书。慕尼黑工业大学“中国城市景观实验室”主要成员,米兰理工大学欧盟联合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从事绿色开放空间、文化景观、后工业景观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在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德国风景园林师将场地历史信息与设计要素相互叠合,以寻求新的表达与演绎,他们通过多样的设计手段不断唤起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同时产生新的社会、生态、艺术与文化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景观的发展具有了历史的连续性,空间的发展也具有了新的可能性。

  Hager景观事务所柏林分部项目负责人,旅德景观建筑师,慕尼黑工业大学景观建筑系硕士。

  在德国工作近八年,有着丰富的竞赛及实际项目经验,主张观察和学习自然,通过设计创新和对已有材料的升级改造,减少人类造景对于自然的影响。

  讲座将从东柏林动物园 “喜马拉雅” 亚洲动物区的改造和游线规划项目的历史沿革、现状分析、方案设计,再到项目施工和建成反馈等方面,带大家从景观建筑师的角度深入“游览”动物园,探讨人与动物之间新的空间模式。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就职于慕尼黑市政府城市规划与建筑法规部,负责项目发展、改革与政策实施,管理和协调项目进程。

  慕尼黑的城市规划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从 1800 年左右的第一次城市扩张到 1892 年的第一次城市规划竞赛,城市总体线路规划和西奥多·菲舍尔的交错建筑法规,这些理念一直延续并影响着当代规划框架。1998 年,市议会没有通过新版本的城市发展计划,而是通过了一个灵活的未来城市发展指导方针框架,其主题“紧密- 城市 - 绿色”适用于未来城市开发。

  慕尼黑工业大学景观建筑系硕士,德国注册景观设计师,曾就职于慕尼黑、苏黎世等多家大型著名景观事务所,拥有多次德国景观建筑竞赛获奖经历,现为德国最大房地产公司Vonovia慕尼黑景观分部负责人。

  于2012年起在德国留学以及工作。曾参与并负责大型建筑咨询公司景观部门的建立以及运营。拥有德国景观设计项目标准流程Leistungs phase1-9的全部设计、审批、招投标及验收的资质及经验,与慕尼黑市政府Baureferat、LBK、UNB以及Gartenbau常年进行深度合作。

  德国的景观竞赛项目在很多情况下,是高校毕业生(TU oder Uni)参与工作后的第一份工作内容。讲座将侧重介绍德国职场中景观竞赛的运作方式和大致流程,并将结合主讲人真实参与的实际竞赛进行介绍。

  外企项目负责人、知名设计院设计师、高校讲师、顶尖院校硕博毕业生、国际奖项获得者等等;

  多次开展海外专业游学项目,走过15个国家50+个城市,百余位学员跟随《风景园林》专业领队,重读经典项目,与海内外设计师、学者进行先锋思想交流碰撞;

  对参加本项目的同学建立交流群,帮助结交拥有共同目的和爱好的伙伴,定期举办线上答疑活动,为想要了解海外景观现状的同学搭建桥梁;

  不出国门也能看世界,随时随地开拓眼界,沉浸式学习国际景观发展历程、热点话题、优秀院校、实践项目等内容,可反复回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