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景观资讯

景观资讯

重磅规划出炉!郑州将建成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着重打造一核五廊五片整体格局!

中国景观网2023-01-17景观资讯景观建造大全
人工的景观,景观建造大全,景观砖黑色,重磅规划出炉!郑州将建成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着重打造一核五廊五片整体格局!,人工的景观,景观建造大全,景观砖黑色城市是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郑州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

重磅规划出炉!郑州将建成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着重打造一核五廊五片整体格局!

重磅规划出炉!郑州将建成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着重打造一核五廊五片整体格局!,

  人工的景观,景观建造大全,景观砖黑色城市是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郑州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与核心传承区,居“黄河之滨”、处“天下之中”,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日前,《郑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进行批前公示,根据规划,郑州在市域层面将保护“一核、五廊、五片”整体格局,规划构建6类、19项要素的保护体系,将郑州建设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和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等的保护与复兴将备受关注。

  在此规划之下,郑州将建成黄河-大运河文化景观带、嵩山-双洎河文化景观带两大景观带,建成河洛文化、天地之中、古荥大运河、商代王城文化、黄帝故里等五大魅力景观区。一起来看看规划详情!

  本次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范围,总面积7567平方千米。规划重点是郑州市区,面积约1239平方千米。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

  围绕郑州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实施全面、系统、专业化、精细化保护,使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继承、延续。坚持走保护与文化复兴、特色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将郑州建设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和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

  郑州历史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在全域密集分布,因此应建立全域保护的框架。市域层面保护“一核、五廊、五片”的整体格局。

  五廊:市域内与郑州名城核心价值密切相关的五条文化遗产廊道,分别为沿黄文化遗产廊道、汴洛古道文化遗产廊道、双洎河文化遗产廊道、轩辕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伊洛河文化遗产廊道。

  五片:市域内与华夏文明密切相关的五个遗产聚集区,分别为夏商文化遗产聚集区、河洛文化遗产聚集区、古荥汉文化遗产聚集区、嵩山文化遗产聚集区、黄帝文化遗产聚集区。

  保护“青山绵延入城,浩淼黄河临城,粼粼河水穿城”的山、水、城交融,城景合一的格局。

  重点保护少林文化依托的嵩山、河洛文化依托的邙岭,黄帝文化依托的具茨山,以及市域范围内的长寿山、青龙山、大熊山、浮戏山、五云山、万山等山体。

  重点保护黄河、伊洛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双洎河、颍河、枯河、索河、须水河、索须河、贾鲁河、金水河、东风渠、熊耳河、七里河、潮河等河流。

  保护现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郑、巩义、登封,加快新密的名城申报工作。保护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荥镇;保护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即登封君召乡、登封颍阳镇,荥阳汜水镇,巩义康店镇;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即上街区方顶村。

  保护国家风景名胜区2个,分别为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保护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分别为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浮戏山一雪花洞风景名胜区。

  按级别分,国家一级古树836株,国家二级古树554株,国家三级古树784株。现存古树群4处,分别为新郑市和庄镇枣树群、新郑市孟庄镇枣树群、中牟县谢庄镇灰枣和鸡心枣树群、航空港区奥星红枣科技园枣树群。

  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为商代都城内城城垣遗址所环绕的区域,总面积3.8平方千米。

  ●拓展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和内涵,加强城垣遗址、遗迹和核心文化景观节点的联系。

  重点保护千年延续的古城格局,承载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的4处历史片区,内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郑州城隍庙、文庙等反映古城悠久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由点到面实施精细化保护。

  保护要素:商代都城遗址、宫殿区遗址、古城十字轴、传统街巷、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历史遗迹、古树名木、城市景观节点、历史环境要素。

  “十字街”格局:西大街-东大街、管城街-南大街。严格保护上述街巷的走向、名称,逐步恢复沿街建筑的传统风貌。

  一类保护街巷:历史街区、风貌区内及明清古城传统肌理街巷,严格保护街巷的走向、宽度、尺度、名称,延续街巷传统风貌。

  形成“一环四区多片”的整体风貌控制格局,展现商城城垣遗址风貌、商代遗址考古展示场景、明清建筑风貌,并融合近现代建筑风貌,体现商城历史城区时空变迁的厚重文化积淀。

  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建设承载名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区。打造成为集文化传承、旅游休闲、特色商业、传统产业、居住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城区。

  重点保护反映郑州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展现郑州城市发展历程中风貌特色的四处历史文化街区。

  将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且集中成片,能体现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的十二个片区划为历史文化风貌区加以保护,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扩展与补充。

  保护郑州市域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914处,保护郑州市域范围内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共8138处,保护列入郑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212处历史建筑。

  郑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分别为超化吹歌、少林功夫、苌家拳、小相狮舞、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和新郑黄帝拜祖拜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市级非物质遗产246项。

  郑州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独特,主要包括历史街巷地名、传统老字号、名人名士、历史名人文化、人文精神等尚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产要素。

  河洛文化魅力景观区、古荥大运河魅力景观区、商代王城文化魅力景观区、天地之中魅力景观区、黄帝故里魅力景观区。

  三区:以老城探源为主题的商都文化展示区,以古荥故事为主题的汉文化展示区,以工业复兴为主题的工业遗产展示区。

  多点:以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荥阳故城等主要展示点,历史文化风貌区、文物古迹等展示点形成的展示场所。

  五轴: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德化街-二七路-文化路、中原路东西大街、棉纺路-金水路等历史文化轴,聚焦郑州时代变迁。

  七廊:以黄河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展示廊道为引领,以金水河、东风渠、贾鲁河、熊耳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辅的水系展示廊道。

  以内城垣、内街环两条环线,串联城区历史风貌片区、文物节点,展现郑州商城与明清古城的历史景观风貌,建设古城文化休闲中心。

  以传统历史街巷串联古城历史风貌区和文化遗址为内街环线,展示明清古城多元文化。

  以“汉风清韵”为街区特色,保护城镇传统格局。以“故城故事”为特色定位,围绕荥阳故城,弘扬城建、典故、传说等相关文化内涵,传承汉文化、保持传统格局、延续传统生活、融入产业发展。

  聚焦郑州时代变迁:深入挖掘铁路文化,重点展示京广、陇海铁路历史文化轴,以及反映郑州市发展脉络的文化路-二七路德化街、中原路-东西大街、棉纺路金水路等历史文化轴。

  塑造水系文化底蕴:以水系绿道建设为载体,构建慢行绿道+滨河活力带+文化长廊的复合型文化体验带。

  文保单位展示:建设遗址公园群、博物馆群等,将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与城市公共生活完美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积极建设文化学院、博物馆、展览馆,同时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实现活化利用。

  围绕郑州名城核心价值,以主题工程为脉络,依托重点文化片区、文化景观廊道与公园建设,以“文化+”为触媒,构建凸显郑州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脉络和价值的特色空间体系,提升郑州市文化影响力。

  针对郑州名城保护利用及管理的需要,结合名城保护的新形势,以重点工作为抓手,从制度保障方面进一步强化保护及管理工作,建立与郑州名城保护相适应的制度保障机制。

  企业自主研发 AI建筑设计平台TransBIM ,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针对施工图专项,协同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五大专业,一键生成施工图,实现建筑设计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3天出图,成果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无差错、零强条、经济合理,全面降低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