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发布涉及房屋整治加装电梯改造
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发布涉及房屋整治加装电梯改造
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发布涉及房屋整治加装电梯改造,景观霸权,景观顺逆,小区景观宠物为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原有导则的基础上,我厅组织修订了《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2020修订版),现予发布,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1.0.1为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改善城镇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序开展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安徽省城市、县城(城关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建设与验收。
城镇老旧小区应为城市或县城(城关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各地应当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界定改造对象范围,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
基本型改造:应为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优先补齐小区功能短板,拆除违建,解决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道路、通信(含光纤入户)、停车等需求。
完善型改造:在保基本的基础上,实施加装电梯、房屋维修改造、配套停车场及充电桩、活动设施、物业服务、智慧安防设施等。
提升型改造: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环境,包括增设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体育设施、智能信包(快件)箱等便民设施。
1.0.4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安徽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老旧小区改造包括小区基础设施、房屋整修、公共设施、安防消防、建筑节能、“适老化”和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等内容。推进成片改造,科学有序实施,适应老旧小区居民生活要求,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
2.0.2老旧小区改造前对小区及建筑物进行综合排查和评估,广泛征询小区管理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意见,排查和评估结果作为确定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及内容的依据。
2.0.3老旧小区改造前应进行现场勘查,统筹考虑居民需求,制定安全合理、经济可行的改造技术方案,绘制小区改造总图及项目施工图。
2.0.4成片改造按照相关规划,合理布局各项设施,配套公共设施等可新建、扩建,亦可置换改造。
2.0.5老旧小区改造建设中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施工安全防护,尽量减少对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
2.0.6老旧小区改造应尊重、保护和利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区文化、街巷道路和特色景观。
3.1.1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整治应包括小区道路整治、综合管线整治、环卫设施更新改造等内容。
3.1.2基础设施整治前,应充分调查老旧小区周边和内部道路、管线系统现状,居民出行规律及出入口分布,并对路网、管网、道路质量、管线设施、环卫设施等多种要素进行调查、评估,确定改造内容、范围,制定改造方案。
3.2.4小区道路路面改造时宜采用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为面层的道路),宅间路可采用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人行道部分宜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砌块路面。小区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宜设置减速带。
3.2.5对出现龟裂、坑槽、沉陷等问题的路面,应结合管线排查进行局部修补。
3.3 综合管线小区各类管网改造应统一规划建设,宜选择地下敷设的方式。对保留的架空电力、电讯等线路,宜统一高度和线路走向,积极推动弱电等空中管线下地,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3.3水、电、气三表未出户的小区,应结合小区水电气改造,实现“一户一表”管理到户,水表、电表宜集中设置于公共区域。
3.3.4小区内不能满足功能需要的给水管道、消防管网应进行更新,管道用材宜选用PE管等新型材料。
3.3.5应按照雨污分流的原则确定小区排水系统,制定化粪池、商业隔油池整治方案。鼓励实施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
3.3.6室外排水管宜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管材应符合国标及行业标准的要求。雨、污水检查井可采用混凝土检查井、成品塑料检查井等。检查井井盖可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复合材料井盖等。
3.3.7小区变压器、供电线路改造应符合《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规范》DB34/T1469的规程要求。
3.3.8小区内室外配电箱、柜改造应符合《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208的规程要求。
3.3.9小区改造宜同步实施光纤到户通信系统,并符合《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规程要求。
3.4.1小区改造按照垃圾分类要求,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垃圾容器宜为分类收集垃圾箱。不宜在楼梯间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3.4.2小区按楼栋分布合理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设置在合适位置,便于投放和清运,不影响小区环境卫生。
4.1.1老旧小区房屋综合整治应包括屋面修缮、立面整治、楼道整治等相关内容。
4.1.2房屋整治前应充分结合周边环境和居民要求,合理确定老旧小区内每幢房屋的改造内容和改造重点。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区文化应予以保留。
4.2.1漏水的建筑物屋面,应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修缮,以达到防水和使用要求。宜结合建筑节能改造进行,宜选用平改坡方案。
4.2.3屋面雨水立管及阳台排水管应分别设置,阳台排水管应接入污水管网。
4.3.1对沿街建筑物较完整的外墙饰面宜进行清洗或重新饰面粉刷,并与周边环境风貌相协调。
4.3.3空调冷凝水管应改为有组织排水,禁止随意排放。空调外机机位宜整齐或设计遮挡装饰,并对住户原有空调外机支架进行检查,对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应督促采取加强或防护措施。
4.4.1破旧、黑暗、杂乱的楼道应进行修缮整治,达到安全、明亮、整洁的标准,楼道内公共设施使用正常。
4.4.3应对小区房屋公共楼梯间、走道的老旧照明灯进行更换。应选用节能型灯具,控制方式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5.1.1老旧小区公共设施整治包括公共空间、绿化、停车、充电设施及场所、管理用房、健身器材、信报箱、智能快件箱、公共宣传栏、无障碍设施、大门围墙、标识标牌等设施的整治。
5.2.2主要公共空间宜设置游步道、健身设施,修剪原有绿化,补充更新花木品种。
5.2.3小区宜设置应急预留空间,满足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等小区管理和基本生活需求。
5.3.2优化绿化空间布局,调整乔灌木配比和常绿、落叶植物比例,改善居住景观环境。
5.3.3宜保留小区原有的高大乔木、立体绿化等绿化特色,可适量增加座椅、花架、廊架、景亭等景观小品。
5.3.4因空间局促难以保证绿化要求的小区,宜采用立体绿化等方式,改善公共空间景观环境。
5.3.5绿地改造中应关注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结合雨落管改造和竖向设计,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就地消纳自身雨水径流。
5.4.1宜采用多种形式的停车方式以满足居民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停车需求。
5.4.2因地制宜设置非机动车车棚。新建车棚不得影响周边居民住宅通风采光,宜采用轻型材质建造,色彩与周边环境协调,并配置充电插座、充气筒。
5.4.3结合小区道路交通条件,设置机动车泊车位和生态停车位;整顿修复原有车库、车位停车功能;增设交通标志,可在老旧小区周边非交通性道路或支路设置夜间临时停车位。
5.5.1改造中应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满足安全、统筹解决的原则对小区的室外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库配置或预留电动汽车充电桩。
5.5.2小区的电瓶车充电场所宜采用在室外独立设置的的车棚。电瓶车不应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停放或充电。
5.5.3电瓶车和电动车的停放充电场所应采取防雷、防风、防雨及排水等措施。充电装置应采取防撞措施。
5.5.4车棚和车库内集中充电设施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等功能。电气设备和线路铺设符合现行国家及地方规程要求。
5.6.2未按照《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设置物业管理用房、小区保安室(门卫室)的,可增建改造。
5.7.1应根据小区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求,合理配置健身设施。健身设施的设立应保证安全,每项健身器械或场地内均应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
5.7.2维修、更新升级小区内破旧的信报箱,增设智能快件箱;信报箱、智能快件箱规格和设置应规范并方便居民使用。
5.7.5宜增设总平面示意图、社区引导牌、道路引导指示牌、安全警示牌、楼栋号等标识,完善小区服务管理的标识系统。
6.1.1老旧小区安防、消防设施改造包括小区防盗、监控和消防设施的改造。
6.2.1应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维修小区单元防盗门,宜增加小区大门门禁系统,满足小区安全管理需要。
6.2.2小区宜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按照智慧安防要求,小区主要出入口、重要通道、公共区域、车辆集中停放等区域宜设置监控设备。视频监控系统主控室宜设在物业值班室,并接入公安联防监控系统。
6.2.3已安装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小区应对现有设备及线路进行检修,及时更换损坏设备、改造升级安防监控系统。
6.3.1按照居住区相关消防规范要求,维护完善消防配套设施,确保小区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6.3.2老旧小区应按防火规范要求增补小区室内外消火栓,疏通消防通道,在公共设施建筑内合理增设挂墙式灭火器。对室外消火栓进行排查及修缮,符合标准。
7.1.1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应充分考虑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夏季隔热为主,兼顾冬季保温,改造分项内容依次包括外窗及遮阳、屋面、外墙等改造,可以综合改造也可以单项改造。
7.1.2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应执行安徽省地方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7.1.3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应当优先改善门窗的保温和遮阳性能、屋面和外墙等保温隔热性能,并宜同时改善自然通风条件。
7.1.4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不得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设计、施工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安全和防火标准规范的规定。
7.2.1外窗节能改造可采用换玻璃、包覆窗框、双层窗和换整窗的方法,改造后其传热系数、气密性等级应满足安徽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7.2.2外窗遮阳改造宜设置水平或倾斜简易固定外遮阳,也可采用卷帘式百叶、活动织物外遮阳或玻璃贴膜、涂膜,改造后综合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应满足设计标准。
7.3.2有风貌要求的地区平屋面宜改造成坡屋面,或采用增加保温层,设置通风架空层等技术方法进行屋面节能改造。
7.4.1外墙节能改造宜与外墙饰面工程同步进行,有条件地区可采用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隔热涂料等技术形式,改造后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应满足设计标准。
7.4.2外墙节能改造的施工操作过程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安全和防火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相关工艺要求。
7.5.1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时宜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设计安装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对屋顶、外墙面等部位实施立体绿化,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可执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7.5.2小区公共空间照明宜采用LED照明,小区道路及庭院照明宜采用太阳能路灯、节能灯及LED灯。
8.1.1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应遵循易识别、易到达、无障碍、保安全的原则。“适老化”改造应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
8.1.2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内容包含配套设置、室外空间、无障碍设计。
8.2.1老旧小区改造时,宜通过置换、改建等方式,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8.2.2小区宜增加居民家庭适老助老呼救系统。有条件的小区,宜结合改造,为小区住户提供远程呼救设备安装条件。
8.2.3小区应选择地形平坦、自然环境良好、排水通畅的室外场地,配设无障碍设施,有条件小区宜配置康复训练设施。
8.3.1老旧小区改造时,小区宜建设老年人适宜的交往空间。外部空间“适老化”应考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智慧型、便于交往等方面设计改造措施。
8.3.2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室外场地宜种植较大阔叶乔木和硬铺装,为老人的活动创造充足的具有遮荫条件的场所。逐步提升小区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8.4.1小区主要公共活动区域,应完善无障碍设施,增加无障碍坡道,休息座椅留有轮椅停留空间,方便特殊人群使用。
8.4.2宜对小区公共建筑、住宅楼的室内外高差进行改造,对建筑入口进行无障碍设计。小区公共建筑走道、住宅公共走廊宜增设扶手。
9.1.1加装电梯工程应遵循自愿、安全、节能、环保、经济原则,并便于施工、安装和运营维护。
9.1.2同一居住区内加装电梯时建筑风格宜保持一致,并与原有建筑风格和居住区环境相协调。
9.1.3加装电梯工程应确保既有住宅的结构安全。应对既有住宅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
9.1.4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考虑加装电梯对建筑内外排水、燃气、强弱电管线
2、 轿厢净深不宜小于1.4m,净宽不宜小于1.1m。3、 轿厢门应设开门保护装置,门净宽不应小于0.8m。
王建国说:“我要和程璐,还有前嫂子道歉,虽然你们分开不是因为我,但我不应该说你俩不会有孩子了”
网红“富士山玻璃杯”迎来大量山寨,正品厂家无辜挨骂日本记者直击盗版商的结果是……
iPhone 14 Pro相机狂抖有解了!苹果释iOS 16.0.2修复五大Bug
追求理想的教育,只能是一场冒险?这所“任性小学”拍了部纪录片,给了另一种答案
相关文章
- 石雕亭子 石雕凉亭定制 欧式凉亭 大理石亭子 石材凉亭厂家
- 无锡内环高架花箱整体更新项目一期完工 236KM空中花廊美丽绽放
- 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校园景观揭牌仪式举办
- 超小众的厦门景点离鼓浪屿不远但90%的人都会错过
- 休闲农业还能这样玩?原来这才是现代农业该有的样子!
- 【官网】北京长城璞院售楼处电话丨长城璞院售楼处位置丨楼盘最新动态!
- SIC超级总部中心|巅峰之作引领湾区天际线——“GBE办公建筑大奖2022”入围项目
- 北京市属公园22组花坛扮靓金秋十月美景抢先看!
- 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全力提升市民绿色获得感幸福感
- 一眼就觉得好看的银川市第一座钢结构景观桥
- 全国25个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将被撤销、调整!风景园林专业博士学位来了!
- LA研究|城市蓝绿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功能的影响
- 2019祝各位园林景观人新春快乐!猪事顺利!
- 快马加鞭施工中!这里将成为涡阳新的门户景观!
- 马鞍山市和县环境问题督察整改见成效
- 教科书级别儿童画“考级”精美素材分享每一张都让孩子心驰神往!
- 景观意向食虫草景观
- 昆明安宁太平浩创·悦山湖别墅怎么样(优劣势分析)
- 看!“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风景如画!
- 美了美了美了!邯山区的"墙景观"原来还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