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最美的风景在这里!
黄石最美的风景在这里!
黄石最美的风景在这里!,鹿栏晴沙景观,美国景观灯,云墙景观墙这是奋发向上的黄石行动:以城市补短板项目为抓手,突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实施城市品质再提升。
这是倾情民生的黄石温度:改造老旧小区,建设公园绿地,优化公共服务,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让城市有“颜值”更有“气质”。
这是美好生活的黄石成色:城市道路通畅有序,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街头烟火气息十足,花草树木生机勃发,居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黄石,因“石色皆黄”而名,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3000多年冶炼史、100多年近代工业发展史。
黄石,依江而立,因矿而兴,是湖北省第一个省辖地级市。建市初期,黄石仅有两个小镇、五家厂矿、两万多人口和654万元的年工业产值。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工业崛起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以产强城、以城聚人、以人旺城……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口的变化而生生不息的向前推进,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拓展黄石的发展空间。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石又拉开了“扩城”之路——调整老市区,充实下陆,发展西塞,开辟建设团城山新市区,黄石的城市建设由“沿江”开发走向“环磁湖”发展。
大江东去,岁月奔流。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黄石的城镇化几乎是“兴于城又困于城”:空间的拓展,又让黄石“城市病”日渐突出——道路“旧”了,厂房“破”了,街道“脏”了,天空“灰”了。
以民为本,回应关切。黄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让老百姓的幸福感触手可及,重新绽放出独特的城市之光。
黄石在酝酿一场变革——启动了被称之为“一号民生工程”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棚改,7.1万户居民尝到了棚改甜头。黄石探索结合棚户区改造、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住房保障新模式,被列入全国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房试点城市。
随后,黄石不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城市生态修复,探索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物业监管无盲区等工程(项目)一个接着一个。
2021年,黄石实施城建基础设施项目84个,完成投资74.08亿元,改造老旧小区83个,棚户区“改房”10794套,筹集保障房源2032套(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1.9%,高于全省增速1.4个百分点。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发挥项目“四两拨千斤”作用。3年间,黄石港区筹集资金9.2亿元,新增停车位1200多个,兴建居民活动广场1.8万多平方米。
3年间,西塞山区筹集资金5亿多元,在11个片区实施管网以及城市背街小巷改造,建成了125个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和“社区微公园”。
城市之美好,不仅是量的堆砌,更有质的提升。2012年,黄石适时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一创三年,三届连创。10年创建路,黄石以温暖的文明底色,写就了一部城市文明的最美诗篇,诠释了一座城市的文明温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
一城文明风,满目皆风景。眼下,黄石正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贯穿于城市建设与更新发展的全过程,使之从创建“文明”到经营“文明”。黄石在一次次奔跑中创造城市历史,也在一声声呐喊中续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城市脱胎换骨的致胜法宝,就是从她的“天际线”俯察大地,把城市更新的功能完善起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2021年1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决定在21个城市或市辖区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自2021年11月开始,为期两年。
黄石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单位,也是湖北省唯一的试点城市。市住建局副局长骆进回忆,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感觉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城市更新行动”让黄石人如沐春风,充满期待。“要抢抓试点机遇,努力打造城市更新行动中可复制、推广的‘黄石样本’。”骆进说。
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黄石研究制定城市更新行动方案、项目计划、管理办法以及拟设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
1月17日,在黄石市2022年一季度重点城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31个重点城建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17.6亿元,并领受到了“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称号标牌。
沉甸甸的称号背后,是黄石人的投入和付出,是黄石人的荣耀和责任。为全国的城市更新行动作贡献,黄石勇于担当作为。
2月22日,黄石发布《城市更新三年行动项目计划》,计划列出5大类共88个项目,总投资571.4亿元。
以“三旧两改”城市更新项目为例:重点实施老旧片区更新、老旧街区提升、老旧厂区活化利用,以及改造城中村项目33个,总投资402.8亿元,建设城市公园绿地工程6个,城市商圈提升工程5个,历史文化街区4个。
启动实施18个片区改造项目,试点8个居民单元楼电梯加装,创建30个(条)“示范区”“示范路”“示范街巷”……
作为老工矿城区,西塞山区坚持“政府主导、街道主管、社区主持、居民自治,多元化投入”的原则,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组建项目攻坚专班,发起了城市更新“春季行动”。
黄石港区结合全省智慧小区建设试点,谋划年度城市更新项目32个,总投资17亿多元。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16个,其他项目正在推进。
下陆区推出沿江沿湖治理、十五分钟生活圈等7大类54个项目,总投资230多亿元。
东方山风景区片区,采用“指挥部+项目业主”新模式,先后与白村集团、鄂旅投黄石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市城发集团整合资源,组建成立黄石城市更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在深入推进华新历史风貌区、环磁湖绿道、孙家湾城中村等改造、提升、整治工程建设。
华新水泥旧址,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从萌芽、发展到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水泥工业遗存。
随着黄石中央文化区的新青年文化半岛、工业文创园、码头公园、商业街等项目的开工建设,这里将建成以华新水泥旧址为核心,中国水泥历史博物馆,黄石工业文化展览馆、城市图书馆、黄石艺术与设计中心为一体的集文博、文创、文商多元复合功能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黄石华新历史风貌区改造工程,将有力推动华新水泥厂旧址涅槃重生,绽放异彩。”黄石城市更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丹说。
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永远是城市更新行动的“幸福线日,潇潇谷雨像千万条银丝洒向大地。走进西塞山区牧羊湖社区,一轴多彩的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粉饰一新的居民楼、整齐划一的停车位、鲜艳夺目的文化墙……
“过去的牧羊湖社区,可不是这个样子!”牧羊湖社区78岁的居民熊涛说,现在的小区不光“面子”好看,“里子”更好居。
牧羊湖社区也是牧羊湖小区,有19栋楼房,均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密集杂居型老旧小区。
去年,该社区乘着国家老旧小区改造的春风,实施了小区的道路刷黑、灯光亮化、景观绿化、房屋外立面修缮、监控安防系统升级改造等更新工程。
西塞山区八卦咀街道城建办负责人彭宝兰说,社区还通过“以改促管”建立院落自治长效管理模式,让居民参与到小区管理中来。
从“杂乱无章”的老旧小区到焕然一新的“诗意牧羊湖”,牧羊湖小区的“逆生长”成为这座城市一道藏不住的风景。
在城市更新行动中,黄石始终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和‘留改拆’并举,保留利用为主”的基本要求,不搞大拆建,完善大配套。
下陆区铜都社区书记陆合香最有发言权。陆合香是全国优秀党员、全国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创办了陆合香个人工作室。陆合香所在的社区欧式花园小区,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多数居民为大冶有色员工及家属。
过去,黄石港区红旗桥社区枫叶山小区个别居户侵占楼下公共场地,加上小区物业服务不到位、设施不完善,导致十几户居民搬走或者要“卖房子”。
在推进小区更新改造中,红旗桥社区坚持“既改‘面子’又改‘里子’”,实施“拆建治”并举,不仅拆出新天地,还建起了新场所、治出了新小区。
违建拆除了,墙面美化了,管网完善了,物业有人管了,居民更和谐了。小区志愿者沈福声说,小区更新好了,一些居民又也搬回来了。
老城不老,其命维新,风景这边独好。如今,城市更新行动给黄石这座城市带来了“鲜活活的变化、热腾腾的进步、齐刷刷的干劲”。
相关文章
- 《梦想改造家》打造生态景观别墅承载四代十口人的理想生活
- 重庆基本形成山青水绿城美生态格局
- 超大玩水空间!6大主题区南海儿童公园要这样改造!
- 舟移城入树 岸阔水浮村 重新修复后渼陂湖再现好风光
- 绿园区住建局提升绿地景观效果 打造宜居城区
- CHSLA一等奖 抽丝剥茧:设计范式与场景叙事 Ne-中国景观网e x XIN制图俱乐部第73期
- 潮州有个小众景点叫驸马府驷马拖车构造建筑大有来头
- 曹晓宇:湿地不是鸟来人走 景观实战online54讲
- 法国巴黎景点从9月23日起缩短夜间照明时间
- 关于安徽华辉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景观绿化及附属工程招标
- 反吊膜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 【新城】一所与水杉林共生的有机校园——广富林北富小学
- 风景园林硕士(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硕士)
- 布尔哈通河景观优美 受市民好评
- 狭长地块上的住宅设计:置入庭院空间是关键
- 【橙家知识】你家的阳台门千万不要这样装!
- 景观廊架入驻白马河木栈道 成公园新景可供休憩
- 自然式花园——曲线、花床和焦点让视线不由地沿着花园游走!
- 河北石家庄:城市水系园林中心全力清理水草保障水体景观
- 北京大学中式建筑及景观设计研修班10月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