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

LA访谈 做最适合的设计——北林地景孔宪琨副院长专访

中国景观网2022-10-17景观设计设计景观学
景观树串灯,设计景观学,肥乡县区景观,LA访谈做最适合的设计——北林地景孔宪琨副院长专访,景观树串灯,设计景观学,肥乡县区景观,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林地景)作为国内首批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

LA访谈 做最适合的设计——北林地景孔宪琨副院长专访

LA访谈 做最适合的设计——北林地景孔宪琨副院长专访,

  景观树串灯,设计景观学,肥乡县区景观,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林地景)作为国内首批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设计院之一,目前拥有近200人的规划设计队伍,专业全面。三十多年来,在全国各地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3000多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荣获国内外各类大奖300余项。

  2022年7月,《风景园林》杂志对北林地景孔宪琨副院长进行了采访。他讲述了在北林地景多年的职业发展历程和几个重要项目的设计经历,为我们展示其对风景园林的独特理解和浓厚专业情怀,共同探讨设计的系统性、在地化和生命力,倡导设计师做最适合的设计,将善意和关怀传达给每一个使用者。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副书记、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LA: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快速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您对风景园林的认知有哪些改变?

  风景园林学科涉及到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等众多领域,但归根结底,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成为行业热点,学科也呈现更综合、更复杂、更系统的特点。但无论用什么技术手段,我们还是在用设计的手段调和“人与自然”关系,用设计在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设计是我们的语言,是我们和世界交谈的方式。近十年,风景园林事业快速发展,我对风景园林的认知也在调整。

  城市建设从过去的增量发展转变为近几年的存量更新,项目呈现更多元、更综合的特质。风景园林行业跟随社会的变化也在动态调整。最明显的感受是,这几年新的大公园建设变少了,城市更新的项目变多了,项目的体量小了,复杂程度增加了。

  这个边界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物理边界、学科边界和管理边界。物理边界指项目的红线边界,我们做了大量的拆墙透绿的工作,去柔化和消除物理边界;同时行业也在不断破圈,设计不再单纯是园林绿化设计,而是不断延展,与规划、水利、市政、林业等很多相关行业进行合作,拓展了学科边界;管理边界受到了扰动,一个公园里,可能既有园林部门的管理,也有水利部门的管理。边界是最具活力、最具机会、最有可能创新的地方。设计师应当聚焦边界,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这几年很多人在提“无界”,“无界”不是真的取消边界,而是产生新的边界。激活新边界,才能寻找行业的新突破。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风景园林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初始阶段,我们通常会跟随老师学习古典园林的经典案例、临摹古人的山水画,体会古典园林中掇山理水、古人提炼的再现自然的艺术手法。这种方式在学习初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跨入专业的门槛,快速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园林文化。但长久如此,学而不思,就会出现形式大于内涵的问题,我们模仿的是“园林的形式”还是“真实的自然”?因此,读万卷书的同时,我们还要走万里路,要脱出形式的框架,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思考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造园手法如何和现代社会需求和审美相结合,思考如何做到“自然而然”,思考如何凝练出属于自己的 “自然观”。我的体会是:理水的时候,多观察自然界中不经人工干预的自然力量的冲刷痕迹、淤积关系、走向趋势;掇石的时候,多观察自然界中的山体形态;种植设计的时候,去学习自然界中的草木的群落关系,思考地形、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植物的种类、分布、疏密造成了哪些影响。跳出了既有形式的束缚,才会注意形式背后的自然规律,向自然学习如何做设计,真正做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LA: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风景园林设计师,您认为“好项目”应具备哪些特征?

  在近年来的众多项目的实践中,我一直在反思什么是最好的设计?假如有一个公认的“好项目”,换个城市用同样的图纸再实施一遍,新实施的项目一定不是“好项目”。因此,我认为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适合的设计”,每一个设计方案都是“量身定做”。最适合的设计,需要具备以下三点特征:系统性、在地化和生命力。

  不论项目尺度的大小,在更大的空间尺度和更长的时间维度里,都是系统中的一个“点”。具体的做法上,要厘清项目和周边的关系。我们设计太原植物园时,植物园的周边有龙泉寺景区和风峪沟驿道绿道,这三个项目都是我们同期设计的项目。这三个项目之外,北侧是蒙山景区,南侧是晋祠,东侧是晋阳湖,这些不是我们的设计范围。但是,我们把太原植物园的设计放在了更广域的维度思考,把这些因素统筹考虑,考量植物园与周边项目的“主次”和“强弱”关系。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项目要“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我的思考是,单个项目放在大的系统里,要“去中心化”。设计师做设计的时候要学会“克制”,否则会把不论规模大小的任何项目,都当做“中心”和“重点”去设计。过度强调某个项目“做强”,会使项目走偏,失去系统性。“示弱”——也是一种设计方法。学会示弱,才能掌握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每个地方的地貌特征、气候特征都有差异。我们可以利用独特的山川河流及资源情况,顺势借力做设计,这是项目“生成”的关键。在地化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我用“本土材料”来说明“在地化”的重要性。多年前参观过的关于全国各地扇子的展览,让我记忆犹新。不论是新疆的棉布扇、川西南的棕榈扇,还是江苏的绢扇,都是就地取材,采用不同的工艺做法,设计不同的扇子样式,美而不同,各美其美。

  推及到景观项目中,我们也需要注重本土材料的使用和传统工艺的做法,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感与归属感。比如雄安松风园的建筑屋瓦设计,我们想通过松风园体现山居隐逸的风格,所以放弃了同质化、模式化、标准化、工业化的成品屋瓦,而是将目光聚焦到雄安附近的太行山区的民居屋瓦的材料和工艺。太行山区传统民居的屋顶大多采用青石板,村里的石匠就地取材,手工敲打成石板瓦片,摆放在屋顶。松风园的屋瓦使用了同种材料的太行山区的青石板,模仿这种传统工艺并且加以提升,巧而不工,每一块石板瓦都是独一无二的,摆放在一起,又呈现出如松树鳞片般的和谐美感。

  在汝州滨河公园的项目中,当地河边滩地中埋藏着一千多年来河流冲刷带来的大量卵石。我们在项目中应用了47万方卵石,用在墙体、标识牌等景观小品上。还有些卵石埋在地形下面,先堆卵石再覆土,这些本土材料节约了大约5000万元的材料成本。

  材料和工艺,只是“在地化”设计的一个方面,先民的生活智慧俯拾皆是,是我们设计时取之不尽的宝藏。

  生命力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提高生物多样性,另一层含义是项目激发出城市的生命力。

  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构建生态食物链。在漯河市西城区环城水系景观设计中,我们很好的体现了这个观点。这个项目有18公里长的细长水系,平均绿地宽度才6、7米,现状基址情况很复杂,河道窄、高差大、生态凋敝,虽然在新区的野外,却几乎看不到蜻蜓、蝴蝶、蜜蜂等昆虫。我们将这个项目定位为“西城花溪”,用花来“招蜂引蝶”,完善生态食物链。在保证景观功能和美观的基础上,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尤其注重动植物生境的打造。项目里有坡地、平地、石滩地,浅水、深水、水陆交错带,密林、疏林、灌丛、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不同季节的蜜源植物、浆果类植物,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成为鸟类、鱼虾、浮游生物、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动物、鸟类、鱼类之间,互相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食物链。用生态的方法做生态的事情,省钱省力效果好。因此,提升生物多样性是确保项目生命力的重中之重。此外,这个项目建成后,很快带动了停滞几年的西城区建设,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城市新区带来了生命力。

  LA:您做过非常多的规划设计项目,也多次强调设计应以人为本。在具体设计中,您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呢?

  设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设计师要走出去,去体会、去观察、去感受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对环境的使用方式。甚至要放弃设计师的身份,把自己当作“当地人”,当作不同身份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天气和季节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

  有些城市的树池、台阶、座椅这些小品设计的形式很好看,造价也很昂贵,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障人士、儿童却不友好;有些广场建设的很漂亮,却连基本的遮荫树都没有;有些廊架很“炫”很“酷”,却不能避雨。

  不止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需要关怀,有些项目里,年轻人也需要关怀。郑州空港新城的项目与市政、规划、水利等部门跨界合作,我们规划了五分钟生活圈,年轻人下楼就可以到单位,下班就可以单位附近用餐,大大节约了通勤所耗费的时间,从减排的角度做到绿色低碳。项目的建设与未来对接,长远地考虑到10年甚至20年之后的发展,探索新城发展各种可能性和生活便利性,在“留住人”的同时,也做到了“留住心”。

  这些项目的实践和体会,让我更加感受到设计师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感,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共情能力,通过设计将善意和人文关怀传达给使用者。

  LA:通过以往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您对文化的喜爱,那么如何使文化在现代生活或者现代设计项目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呢?

  园林绿地具有很强的公共服务属性,除了最基本的服务功能,通常还会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承担着把地域文化传递给使用者的功能,从而唤起城市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松风园”的文化表达,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园以记事,园以载道”。“园以记事”指的是通过园林讲故事。着手松风园设计之前,我们查阅了100余幅和松相关的国画。最吸引我们的是古人在松树下的各种活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松不是重点,人在松下发生的动作和事件,才是设计应该聚焦的核心问题。最终,我们提炼出“品画、寻仙、观瀑、参禅、问茶、听籁”六件松间韵事,称为松间六事。六事的顺序应该如何组织?我们摆脱了以往设计的流程束缚,并没有一开始就一头扎入平面图的绘制和模型的建造上,而是虚拟了一篇园子建成后的游记——《松风园记》来表达设计意境,并结合现代电影镜头的形式,设想游客入园后与环境的互动,以及产生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综合感受,这就是“园以记事”。我们摒弃讲文化时形式化和标语化的肤浅表达,结合建筑、地形、水系、植物等景观要素的组合和营造,使环境充满故事感,使游客能沉浸式体验“松风园”文化的魅力。

  “园以载道”指的是设计师以园林为载体所做的观念输出。通俗些说,设计师通过设计,把自己对复杂世界的认知,以简约、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大众。在统领全园的设计理念中,松间六事是明线,是副线。园中的水系代表着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主线。主线的思考来源于《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在雌雄、黑白、荣辱的选择上,我们不做非A即B的选择题,而是回归事物的本源去思考,给出“第三条路”的答案。 松风园虽然以古人的松间韵事作为引子,实际却给游人以现代感,这就是古代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的生命力,也是我们对新时代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再思考和新答案。

  LA:当今时代各类科技飞速发展,热点技术层出不穷。作为综合性极强的风景园林学科,也与众多行业紧密相连,您认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应当如何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升自己?

  设计师需要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思、有趣的。设计师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用我们的设计,去表达城市的善意和人文关怀。

  对过去熟悉的惯用设计形式和技术手段,要敢于质疑其正确性和合理性。对于热点问题,要思考它是网红般昙花一现,还是有长久生命力。在学习运用新兴的软件提高作图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设计思想层面的提高。

  要意识到风景园林及其相关行业如生态、林业、设计、工程等都在一个大的框架里,我们需要拔高站位来体会风景园林行业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系统的、可生长的知识体系,才能不受外界干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应对新的热点和话题。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特大型央企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集团)旗下中国城乡控股集团,中国城乡是中交集团落实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全力推动国有企业深刻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面示范单位”。企业前身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核准的国内首批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设计院之一。企业经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拥有近二百人的规划设计队伍,专业全面,实力雄厚,在海南、贵州等地均设立有分支机构。

  我院依托风景园林双一流专业背景,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为社会服务的作用,以提供一流的品质和服务为核心追求,致力打造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规划设计品牌,作品既融合了传统理念与创新精神,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匠心传承,在业内拥有独树一帜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三十多年来,在全国各地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3000多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荣获国内外各类大奖300余项。几十年的积淀与发展让北林地景的历史与国家、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新中国建设史上留下了一页页骄人篇章。

  代表作品包括:北京绿色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总体规划、河北雄安新区绿色空间专项规划、北京奥运森林公园北园(含生态桥)、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北京市石景山区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北京三山五园绿道、北京东郊森林公园、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春季景区)、郑州郑东新区CBD景观、北川新县城景观、太原植物园等。

  业务范围涵盖规划、设计、研究和EPC四大板块,其中规划设计业务包含各类绿色空间规划及研究、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更新及乡村振兴规划、生态修复、城市景观、城市公园、城市滨水空间、公建环境、道路绿化、居住区环境、传统园林与古建设计等。研究业务包含标准及工具书撰写、园林设计专业软件开发与应用、风景园林新技术新理念研发等。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林地景)作为国内首批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设计院之一,目前拥有近200人的规划设计队伍,专业全面。三十多年来,在全国各地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3000多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荣获国内外各类大奖300余项。

  2022年7月,《风景园林》杂志对北林地景孔宪琨副院长进行了采访。他讲述了在北林地景多年的职业发展历程和几个重要项目的设计经历,为我们展示其对风景园林的独特理解和浓厚专业情怀,共同探讨设计的系统性、在地化和生命力,倡导设计师做最适合的设计,将善意和关怀传达给每一个使用者。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副书记、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LA: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快速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您对风景园林的认知有哪些改变?

  风景园林学科涉及到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等众多领域,但归根结底,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成为行业热点,学科也呈现更综合、更复杂、更系统的特点。但无论用什么技术手段,我们还是在用设计的手段调和“人与自然”关系,用设计在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设计是我们的语言,是我们和世界交谈的方式。近十年,风景园林事业快速发展,我对风景园林的认知也在调整。

  城市建设从过去的增量发展转变为近几年的存量更新,项目呈现更多元、更综合的特质。风景园林行业跟随社会的变化也在动态调整。最明显的感受是,这几年新的大公园建设变少了,城市更新的项目变多了,项目的体量小了,复杂程度增加了。

  这个边界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物理边界、学科边界和管理边界。物理边界指项目的红线边界,我们做了大量的拆墙透绿的工作,去柔化和消除物理边界;同时行业也在不断破圈,设计不再单纯是园林绿化设计,而是不断延展,与规划、水利、市政、林业等很多相关行业进行合作,拓展了学科边界;管理边界受到了扰动,一个公园里,可能既有园林部门的管理,也有水利部门的管理。边界是最具活力、最具机会、最有可能创新的地方。设计师应当聚焦边界,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这几年很多人在提“无界”,“无界”不是真的取消边界,而是产生新的边界。激活新边界,才能寻找行业的新突破。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风景园林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初始阶段,我们通常会跟随老师学习古典园林的经典案例、临摹古人的山水画,体会古典园林中掇山理水、古人提炼的再现自然的艺术手法。这种方式在学习初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跨入专业的门槛,快速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园林文化。但长久如此,学而不思,就会出现形式大于内涵的问题,我们模仿的是“园林的形式”还是“真实的自然”?因此,读万卷书的同时,我们还要走万里路,要脱出形式的框架,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思考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造园手法如何和现代社会需求和审美相结合,思考如何做到“自然而然”,思考如何凝练出属于自己的 “自然观”。我的体会是:理水的时候,多观察自然界中不经人工干预的自然力量的冲刷痕迹、淤积关系、走向趋势;掇石的时候,多观察自然界中的山体形态;种植设计的时候,去学习自然界中的草木的群落关系,思考地形、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植物的种类、分布、疏密造成了哪些影响。跳出了既有形式的束缚,才会注意形式背后的自然规律,向自然学习如何做设计,真正做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LA: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风景园林设计师,您认为“好项目”应具备哪些特征?

  在近年来的众多项目的实践中,我一直在反思什么是最好的设计?假如有一个公认的“好项目”,换个城市用同样的图纸再实施一遍,新实施的项目一定不是“好项目”。因此,我认为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适合的设计”,每一个设计方案都是“量身定做”。最适合的设计,需要具备以下三点特征:系统性、在地化和生命力。

  不论项目尺度的大小,在更大的空间尺度和更长的时间维度里,都是系统中的一个“点”。具体的做法上,要厘清项目和周边的关系。我们设计太原植物园时,植物园的周边有龙泉寺景区和风峪沟驿道绿道,这三个项目都是我们同期设计的项目。这三个项目之外,北侧是蒙山景区,南侧是晋祠,东侧是晋阳湖,这些不是我们的设计范围。但是,我们把太原植物园的设计放在了更广域的维度思考,把这些因素统筹考虑,考量植物园与周边项目的“主次”和“强弱”关系。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项目要“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我的思考是,单个项目放在大的系统里,要“去中心化”。设计师做设计的时候要学会“克制”,否则会把不论规模大小的任何项目,都当做“中心”和“重点”去设计。过度强调某个项目“做强”,会使项目走偏,失去系统性。“示弱”——也是一种设计方法。学会示弱,才能掌握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每个地方的地貌特征、气候特征都有差异。我们可以利用独特的山川河流及资源情况,顺势借力做设计,这是项目“生成”的关键。在地化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我用“本土材料”来说明“在地化”的重要性。多年前参观过的关于全国各地扇子的展览,让我记忆犹新。不论是新疆的棉布扇、川西南的棕榈扇,还是江苏的绢扇,都是就地取材,采用不同的工艺做法,设计不同的扇子样式,美而不同,各美其美。

  推及到景观项目中,我们也需要注重本土材料的使用和传统工艺的做法,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感与归属感。比如雄安松风园的建筑屋瓦设计,我们想通过松风园体现山居隐逸的风格,所以放弃了同质化、模式化、标准化、工业化的成品屋瓦,而是将目光聚焦到雄安附近的太行山区的民居屋瓦的材料和工艺。太行山区传统民居的屋顶大多采用青石板,村里的石匠就地取材,手工敲打成石板瓦片,摆放在屋顶。松风园的屋瓦使用了同种材料的太行山区的青石板,模仿这种传统工艺并且加以提升,巧而不工,每一块石板瓦都是独一无二的,摆放在一起,又呈现出如松树鳞片般的和谐美感。

  在汝州滨河公园的项目中,当地河边滩地中埋藏着一千多年来河流冲刷带来的大量卵石。我们在项目中应用了47万方卵石,用在墙体、标识牌等景观小品上。还有些卵石埋在地形下面,先堆卵石再覆土,这些本土材料节约了大约5000万元的材料成本。

  材料和工艺,只是“在地化”设计的一个方面,先民的生活智慧俯拾皆是,是我们设计时取之不尽的宝藏。

  生命力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提高生物多样性,另一层含义是项目激发出城市的生命力。

  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构建生态食物链。在漯河市西城区环城水系景观设计中,我们很好的体现了这个观点。这个项目有18公里长的细长水系,平均绿地宽度才6、7米,现状基址情况很复杂,河道窄、高差大、生态凋敝,虽然在新区的野外,却几乎看不到蜻蜓、蝴蝶、蜜蜂等昆虫。我们将这个项目定位为“西城花溪”,用花来“招蜂引蝶”,完善生态食物链。在保证景观功能和美观的基础上,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尤其注重动植物生境的打造。项目里有坡地、平地、石滩地,浅水、深水、水陆交错带,密林、疏林、灌丛、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不同季节的蜜源植物、浆果类植物,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成为鸟类、鱼虾、浮游生物、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动物、鸟类、鱼类之间,互相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食物链。用生态的方法做生态的事情,省钱省力效果好。因此,提升生物多样性是确保项目生命力的重中之重。此外,这个项目建成后,很快带动了停滞几年的西城区建设,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城市新区带来了生命力。

  LA:您做过非常多的规划设计项目,也多次强调设计应以人为本。在具体设计中,您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呢?

  设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设计师要走出去,去体会、去观察、去感受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对环境的使用方式。甚至要放弃设计师的身份,把自己当作“当地人”,当作不同身份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天气和季节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

  有些城市的树池、台阶、座椅这些小品设计的形式很好看,造价也很昂贵,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障人士、儿童却不友好;有些广场建设的很漂亮,却连基本的遮荫树都没有;有些廊架很“炫”很“酷”,却不能避雨。

  不止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需要关怀,有些项目里,年轻人也需要关怀。郑州空港新城的项目与市政、规划、水利等部门跨界合作,我们规划了五分钟生活圈,年轻人下楼就可以到单位,下班就可以单位附近用餐,大大节约了通勤所耗费的时间,从减排的角度做到绿色低碳。项目的建设与未来对接,长远地考虑到10年甚至20年之后的发展,探索新城发展各种可能性和生活便利性,在“留住人”的同时,也做到了“留住心”。

  这些项目的实践和体会,让我更加感受到设计师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感,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共情能力,通过设计将善意和人文关怀传达给使用者。

  LA:通过以往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您对文化的喜爱,那么如何使文化在现代生活或者现代设计项目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呢?

  园林绿地具有很强的公共服务属性,除了最基本的服务功能,通常还会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承担着把地域文化传递给使用者的功能,从而唤起城市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松风园”的文化表达,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园以记事,园以载道”。“园以记事”指的是通过园林讲故事。着手松风园设计之前,我们查阅了100余幅和松相关的国画。最吸引我们的是古人在松树下的各种活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松不是重点,人在松下发生的动作和事件,才是设计应该聚焦的核心问题。最终,我们提炼出“品画、寻仙、观瀑、参禅、问茶、听籁”六件松间韵事,称为松间六事。六事的顺序应该如何组织?我们摆脱了以往设计的流程束缚,并没有一开始就一头扎入平面图的绘制和模型的建造上,而是虚拟了一篇园子建成后的游记——《松风园记》来表达设计意境,并结合现代电影镜头的形式,设想游客入园后与环境的互动,以及产生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综合感受,这就是“园以记事”。我们摒弃讲文化时形式化和标语化的肤浅表达,结合建筑、地形、水系、植物等景观要素的组合和营造,使环境充满故事感,使游客能沉浸式体验“松风园”文化的魅力。

  “园以载道”指的是设计师以园林为载体所做的观念输出。通俗些说,设计师通过设计,把自己对复杂世界的认知,以简约、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大众。在统领全园的设计理念中,松间六事是明线,是副线。园中的水系代表着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主线。主线的思考来源于《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在雌雄、黑白、荣辱的选择上,我们不做非A即B的选择题,而是回归事物的本源去思考,给出“第三条路”的答案。 松风园虽然以古人的松间韵事作为引子,实际却给游人以现代感,这就是古代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的生命力,也是我们对新时代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再思考和新答案。

  LA:当今时代各类科技飞速发展,热点技术层出不穷。作为综合性极强的风景园林学科,也与众多行业紧密相连,您认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应当如何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升自己?

  设计师需要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思、有趣的。设计师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用我们的设计,去表达城市的善意和人文关怀。

  对过去熟悉的惯用设计形式和技术手段,要敢于质疑其正确性和合理性。对于热点问题,要思考它是网红般昙花一现,还是有长久生命力。在学习运用新兴的软件提高作图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设计思想层面的提高。

  要意识到风景园林及其相关行业如生态、林业、设计、工程等都在一个大的框架里,我们需要拔高站位来体会风景园林行业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系统的、可生长的知识体系,才能不受外界干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应对新的热点和话题。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特大型央企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集团)旗下中国城乡控股集团,中国城乡是中交集团落实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全力推动国有企业深刻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面示范单位”。企业前身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核准的国内首批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设计院之一。企业经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拥有近二百人的规划设计队伍,专业全面,实力雄厚,在海南、贵州等地均设立有分支机构。

  我院依托风景园林双一流专业背景,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为社会服务的作用,以提供一流的品质和服务为核心追求,致力打造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规划设计品牌,作品既融合了传统理念与创新精神,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匠心传承,在业内拥有独树一帜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三十多年来,在全国各地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3000多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荣获国内外各类大奖300余项。几十年的积淀与发展让北林地景的历史与国家、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新中国建设史上留下了一页页骄人篇章。

  代表作品包括:北京绿色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总体规划、河北雄安新区绿色空间专项规划、北京奥运森林公园北园(含生态桥)、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北京市石景山区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北京三山五园绿道、北京东郊森林公园、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春季景区)、郑州郑东新区CBD景观、北川新县城景观、太原植物园等。

  业务范围涵盖规划、设计、研究和EPC四大板块,其中规划设计业务包含各类绿色空间规划及研究、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更新及乡村振兴规划、生态修复、城市景观、城市公园、城市滨水空间、公建环境、道路绿化、居住区环境、传统园林与古建设计等。研究业务包含标准及工具书撰写、园林设计专业软件开发与应用、风景园林新技术新理念研发等。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