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景观中国

景观中国

惠及居民173万户!泉州老旧小区改造共建美好新生活

中国景观网2022-10-17景观中国景观水电设计师招聘
藏式景观大道路灯,景观水电设计师招聘,景观生态规划,惠及居民173万户!泉州老旧小区改造共建美好新生活,藏式景观大道路灯,景观水电设计师招聘,景观生态规划,21日,记者从泉州市丰泽区获悉,当前,丰泽区正全力推进第三批105个老旧小区

惠及居民173万户!泉州老旧小区改造共建美好新生活

惠及居民173万户!泉州老旧小区改造共建美好新生活,

  藏式景观大道路灯,景观水电设计师招聘,景观生态规划,

  21日,记者从泉州市丰泽区获悉,当前,丰泽区正全力推进第三批10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住户21306户,此前,已完成第一、二批共81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涉及住户17000多户。与此同时,对于在改造过程中居民呼声最高的加装电梯问题,丰泽区也同步协调推进,已现场踏勘老旧小区拟加装电梯项目20多个。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事关千家万户,也关系到居民生活品质、城市内涵提升,是民生关注的一大热点。泉州的老旧小区有多少?改造得如何了?居民生活更舒心了?改造后如何有效管理?……海都记者走访调查了泉州市区的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以及相关职能部门。

  位于市区丰泽区津淮街的新城花园小区,是个有着20来年历史的老旧小区,有7栋建筑,住户111户,于今年6月刚刚改造完成。经过改造,小区地下管网、地面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

  21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来到小区,走在崭新的柏油路上,记者见路两旁的小车,井然有序地停放在重新施划的黄色停车线内。郁郁葱葱的绿化树下,有一排石柱,上面温馨地贴上了反光片。“这是提醒业主夜间行车安全的。很不错,经过改造,小区变敞亮,变更宜居了,挺好的。”小区业主黄先生向记者述说着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路变新了,出入的大门铁门换新了,护栏栏杆也刷上了白漆,特别是雨污管网得到整治,下雨天,小区内不会再积水或流污水了……”

  舒适的鹅卵石小道、翠绿的绿化树、干净整齐的垃圾分类亭、畅通的排水管道……改造后的丰泽区温陵新城一期,整个小区焕然一新。

  “道路翻新重铺,荒废绿化地重整,还增设闭路监控等,小区越来越美了。”21日上午11点多,在小区散步的住户黄阿姨对小区的环境改造称赞有加。她介绍,过去小区路面坑坑洼洼,排污不畅,一下雨就积水,很多路段都得提着裤脚走过。部分绿化地荒废,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小区物业游主任告诉记者,小区有5栋,约200户,去年3月开工改造,将地下管道雨污分流、破损路面修复,还增设了太阳能路灯、垃圾分类亭和电动车集中充电棚等,大大提升了小区的居住环境。

  位于市区田安南路的华丰社区,共有居住小区20个,其中2000年以前建造的老旧小区占80%,由于楼房老旧、基础设施老化、居住人员老弱且物理空间小、管理成本高,没有物业公司敢入驻。

  “我们采取了‘拆墙并院+物业管理’的办法。”丰泽区泉秀街道华丰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叶碧红告诉记者,将相邻的16个老旧小区融为一体,形成东西两大片,过后全面整治乱象、打通消防通道,补足绿化、灯光等设施。老旧小区“内循环”被打通,邻里之间加强了来往,也连通了心灵。

  “小区变大、环境变美,我们住得很舒心。”62岁的李阿姨开心说道。21日上午11时30分,记者现场走访发现,有了规范的物业管理,大院内的通道干净整洁,通道墙壁上的涂鸦充满泉州文化元素,引人入胜,小区的车辆有序停放,出入口也有专人管理,长期老旧令人压抑的楼栋,迎来了新生。

  记者从泉州市住建局获悉,泉州全市现有建成20年以上老旧住宅小区共有1000个以上。2017年起,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泉州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行动,坚持民生优先、注重特色、建管并重,全面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5年来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83个,惠及居民17.3万户,打造出了鲤城区盛荣苑一期等一批省级示范小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的泉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39个项目当中,老旧小区改造榜上有名。今年,泉州要打造30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的泉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当中,30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同样列入其中。

  记者从泉州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泉州计划完成349个2021年续建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启动211个2022年计划项目的改造提升工作,涉及居民2.87万户;对已改造的老旧小区实施“回头看”,对照品质提升工作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并将重点打造30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精品示范效应。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逐步深入,今年泉州还将加快推进中心市区西街南片区、东街南片区、涂门街南片区、丰泽-后坂片区、铭湖片区、华丰片区、东美片区、东湖-水漈片区等8个老旧片区综合提升,总面积约3.24平方公里,统筹布局养老、托育、停车、体育健身、物业管理用房、“党建+”社区邻里中心等各类设施,加强适老及适儿化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解决“一老一小”方面难题,完善社区服务、日间照料、文体活动、邻里会客等“1+N”集成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改造组织实施过程中,将对老旧小区及老旧片区改造项目实行一体化管理,科学制定老旧小区连片改造提升计划,实现小区内与小区外“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改造、统一管理”。

  记者了解到,泉州老旧小区的改造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一区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提出落实雨污分流、垃圾分类、智慧用电、消防整治等“四个必改”,针对不同问题探索不同方案,形成了以街区网格为界,“串点连线成片”“拆墙并院”“微改造”等可推广、有特色的改造模式,同时将合理利用架空层等场所完善配套功能,利用绿地、广场等营造“微空间”“微景观”。

  为保证改造成果长效服务群众,泉州还出台了《关于加强老旧小区管理的指导意见》,推行业主自治、社区代管、专业服务等管理模式,将老旧小区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针对零散、设施设备配套少的老旧小区,通过改建围墙、拆除违法建筑等方式整合成物业管理区域,引进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针对条件成熟、党员比例高的物业小区,注重植入“红色基因”,打造“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同时,泉州开展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专项监督活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后失管等问题,活动持续到12月底。泉州还将探索“引进国企+以业养业模式”,多方筹措物业管理和公共维修的兜底经费,着力破解老旧小区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

21日,记者从泉州市丰泽区获悉,当前,丰泽区正全力推进第三批10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住户21306户,此前,已完成第一、二批共81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涉及住户17000多户。与此同时,对于在改造过程中居民呼声最高的加装电梯问题,丰泽区也同步协调推进,已现场踏勘老旧小区拟加装电梯项目20多个。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事关千家万户,也关系到居民生活品质、城市内涵提升,是民生关注的一大热点。泉州的老旧小区有多少?改造得如何了?居民生活更舒心了?改造后如何有效管理?……海都记者走访调查了泉州市区的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以及相关职能部门。

  位于市区丰泽区津淮街的新城花园小区,是个有着20来年历史的老旧小区,有7栋建筑,住户111户,于今年6月刚刚改造完成。经过改造,小区地下管网、地面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

  21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来到小区,走在崭新的柏油路上,记者见路两旁的小车,井然有序地停放在重新施划的黄色停车线内。郁郁葱葱的绿化树下,有一排石柱,上面温馨地贴上了反光片。“这是提醒业主夜间行车安全的。很不错,经过改造,小区变敞亮,变更宜居了,挺好的。”小区业主黄先生向记者述说着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路变新了,出入的大门铁门换新了,护栏栏杆也刷上了白漆,特别是雨污管网得到整治,下雨天,小区内不会再积水或流污水了……”

  舒适的鹅卵石小道、翠绿的绿化树、干净整齐的垃圾分类亭、畅通的排水管道……改造后的丰泽区温陵新城一期,整个小区焕然一新。

  “道路翻新重铺,荒废绿化地重整,还增设闭路监控等,小区越来越美了。”21日上午11点多,在小区散步的住户黄阿姨对小区的环境改造称赞有加。她介绍,过去小区路面坑坑洼洼,排污不畅,一下雨就积水,很多路段都得提着裤脚走过。部分绿化地荒废,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小区物业游主任告诉记者,小区有5栋,约200户,去年3月开工改造,将地下管道雨污分流、破损路面修复,还增设了太阳能路灯、垃圾分类亭和电动车集中充电棚等,大大提升了小区的居住环境。

  位于市区田安南路的华丰社区,共有居住小区20个,其中2000年以前建造的老旧小区占80%,由于楼房老旧、基础设施老化、居住人员老弱且物理空间小、管理成本高,没有物业公司敢入驻。

  “我们采取了‘拆墙并院+物业管理’的办法。”丰泽区泉秀街道华丰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叶碧红告诉记者,将相邻的16个老旧小区融为一体,形成东西两大片,过后全面整治乱象、打通消防通道,补足绿化、灯光等设施。老旧小区“内循环”被打通,邻里之间加强了来往,也连通了心灵。

  “小区变大、环境变美,我们住得很舒心。”62岁的李阿姨开心说道。21日上午11时30分,记者现场走访发现,有了规范的物业管理,大院内的通道干净整洁,通道墙壁上的涂鸦充满泉州文化元素,引人入胜,小区的车辆有序停放,出入口也有专人管理,长期老旧令人压抑的楼栋,迎来了新生。

  记者从泉州市住建局获悉,泉州全市现有建成20年以上老旧住宅小区共有1000个以上。2017年起,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泉州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行动,坚持民生优先、注重特色、建管并重,全面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5年来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83个,惠及居民17.3万户,打造出了鲤城区盛荣苑一期等一批省级示范小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的泉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39个项目当中,老旧小区改造榜上有名。今年,泉州要打造30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的泉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当中,30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同样列入其中。

  记者从泉州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泉州计划完成349个2021年续建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启动211个2022年计划项目的改造提升工作,涉及居民2.87万户;对已改造的老旧小区实施“回头看”,对照品质提升工作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并将重点打造30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精品示范效应。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逐步深入,今年泉州还将加快推进中心市区西街南片区、东街南片区、涂门街南片区、丰泽-后坂片区、铭湖片区、华丰片区、东美片区、东湖-水漈片区等8个老旧片区综合提升,总面积约3.24平方公里,统筹布局养老、托育、停车、体育健身、物业管理用房、“党建+”社区邻里中心等各类设施,加强适老及适儿化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解决“一老一小”方面难题,完善社区服务、日间照料、文体活动、邻里会客等“1+N”集成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改造组织实施过程中,将对老旧小区及老旧片区改造项目实行一体化管理,科学制定老旧小区连片改造提升计划,实现小区内与小区外“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改造、统一管理”。

  记者了解到,泉州老旧小区的改造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一区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提出落实雨污分流、垃圾分类、智慧用电、消防整治等“四个必改”,针对不同问题探索不同方案,形成了以街区网格为界,“串点连线成片”“拆墙并院”“微改造”等可推广、有特色的改造模式,同时将合理利用架空层等场所完善配套功能,利用绿地、广场等营造“微空间”“微景观”。

  为保证改造成果长效服务群众,泉州还出台了《关于加强老旧小区管理的指导意见》,推行业主自治、社区代管、专业服务等管理模式,将老旧小区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针对零散、设施设备配套少的老旧小区,通过改建围墙、拆除违法建筑等方式整合成物业管理区域,引进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针对条件成熟、党员比例高的物业小区,注重植入“红色基因”,打造“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同时,泉州开展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专项监督活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后失管等问题,活动持续到12月底。泉州还将探索“引进国企+以业养业模式”,多方筹措物业管理和公共维修的兜底经费,着力破解老旧小区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