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塞罕坝下生态第一村”:“怪石谷”造林 造型松造富
访“塞罕坝下生态第一村”:“怪石谷”造林 造型松造富
访“塞罕坝下生态第一村”:“怪石谷”造林 造型松造富,景观松,景观指数,景观造价,
中新网承德8月13日电 题:访“塞罕坝下生态第一村”:“怪石谷”造林 造型松造富
头戴太阳帽,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村村民宁俊岭手持修枝剪,踩着脚手架,正忙着给松树做“造型”。在他身后,大片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景观松迎风摇曳。
哈里哈村位于塞罕坝脚下,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后,当地村民应征到林场参与植树造林,见证了塞罕坝由“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原荒漠,变身成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绿色奇迹。
与此同时,哈里哈村的生态环境也发生巨变。目前,这个不到2000人的村庄,林地面积达2.3万亩,森林覆盖率超78%,林木保守估值1亿元(人民币,下同),被誉为“塞罕坝下生态第一村”。
哈里哈系蒙语,汉译为“怪石林立的山谷”,简称“怪石谷”。“抬头望山秃,低头见河干。山地脱皮下河川,冲走沟里百亩田……”哈里哈村党支部书记赵艳杰念的一段顺口溜,曾是哈里哈村的真实写照。
据赵艳杰介绍,1962年,当地村民赴塞罕坝支援造林,林场建设者身上“不绿塞罕、誓死不退”的决心让他们震撼。在学到科学实用的育苗和造林技术后,也激发了村民绿化山川的强烈意识。
抱着“宁可不吃粮,也不能再吃沙”的朴素想法,哈里哈村的村民扛起镐头和铁锹,背着水壶,带着咸菜窝头,拉开“怪石谷”造林行动。
“当时胳膊粗的冰坨子压折了一片片林子,看着满山倒伏的树木,许多村民哭着瘫坐在地上……”赵艳杰说,1977年,就在造林初见成效之际,一场严重雨凇突袭坝上地区,不仅塞罕坝机械林场损失惨重,哈里哈村也未能幸免。
但是,灾害没有压弯哈里哈人的脊梁。自20世纪80年代起,该村成立近200人的植树专业队,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技术人员指导下扩大苗圃种植规模。此后30多年,硬是把2.3万亩的“怪石谷”全部植绿。
“植树是我们村的信念。”宁俊岭笑说,如今村民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开始念起造型松的“致富经”。
人工绑扎、枝条修剪、树冠再造……经过造型师的巧手修剪,一株株普通的松树摇身一变成为“迎客松”“不老松”等景观松。近年来,哈里哈村聚焦造型松,建立造型松示范基地,开始了绿色发展“二次创业”。
“一般松树单株市场价格不超过30元,经过修剪造型单株价格可增加30倍以上,再培育3年到5年,价格可达上万元。”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洋算了一笔账。目前,该县有可用于造型的油松苗木面积超2万亩、61.35万株,造型后5年内产值可达3.68亿元。
除了“怪石谷”造林,造型松造富,如今的哈里哈村还养起了梅花鹿,搞起了农家乐,村集体收入超1000万元,年人均收入达9000元,实现依靠“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现在我的日工资从100元涨到300元,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宁俊岭笑言,山越来越绿,日子也越来越好。(完)
中新网承德8月13日电 题:访“塞罕坝下生态第一村”:“怪石谷”造林 造型松造富头戴太阳帽,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村村民宁俊岭手持修枝剪,踩着脚手架,正忙着给松树做“造型”。在他身后,大片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景观松迎风摇曳。
哈里哈村位于塞罕坝脚下,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后,当地村民应征到林场参与植树造林,见证了塞罕坝由“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原荒漠,变身成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绿色奇迹。
与此同时,哈里哈村的生态环境也发生巨变。目前,这个不到2000人的村庄,林地面积达2.3万亩,森林覆盖率超78%,林木保守估值1亿元(人民币,下同),被誉为“塞罕坝下生态第一村”。
哈里哈系蒙语,汉译为“怪石林立的山谷”,简称“怪石谷”。“抬头望山秃,低头见河干。山地脱皮下河川,冲走沟里百亩田……”哈里哈村党支部书记赵艳杰念的一段顺口溜,曾是哈里哈村的真实写照。
据赵艳杰介绍,1962年,当地村民赴塞罕坝支援造林,林场建设者身上“不绿塞罕、誓死不退”的决心让他们震撼。在学到科学实用的育苗和造林技术后,也激发了村民绿化山川的强烈意识。
抱着“宁可不吃粮,也不能再吃沙”的朴素想法,哈里哈村的村民扛起镐头和铁锹,背着水壶,带着咸菜窝头,拉开“怪石谷”造林行动。
“当时胳膊粗的冰坨子压折了一片片林子,看着满山倒伏的树木,许多村民哭着瘫坐在地上……”赵艳杰说,1977年,就在造林初见成效之际,一场严重雨凇突袭坝上地区,不仅塞罕坝机械林场损失惨重,哈里哈村也未能幸免。
但是,灾害没有压弯哈里哈人的脊梁。自20世纪80年代起,该村成立近200人的植树专业队,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技术人员指导下扩大苗圃种植规模。此后30多年,硬是把2.3万亩的“怪石谷”全部植绿。
“植树是我们村的信念。”宁俊岭笑说,如今村民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开始念起造型松的“致富经”。
人工绑扎、枝条修剪、树冠再造……经过造型师的巧手修剪,一株株普通的松树摇身一变成为“迎客松”“不老松”等景观松。近年来,哈里哈村聚焦造型松,建立造型松示范基地,开始了绿色发展“二次创业”。
“一般松树单株市场价格不超过30元,经过修剪造型单株价格可增加30倍以上,再培育3年到5年,价格可达上万元。”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洋算了一笔账。目前,该县有可用于造型的油松苗木面积超2万亩、61.35万株,造型后5年内产值可达3.68亿元。
除了“怪石谷”造林,造型松造富,如今的哈里哈村还养起了梅花鹿,搞起了农家乐,村集体收入超1000万元,年人均收入达9000元,实现依靠“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现在我的日工资从100元涨到300元,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宁俊岭笑言,山越来越绿,日子也越来越好。(完)
相关文章
- 膜结构景观新样式新鲜出炉
- 100款创意景观廊架·实景图!
- 创新值得信赖 科技成就未来——记知名景观规划设计专家章丹音
- 2022项目·费县探沂镇光明路与新西路口节点景观绿化工程招标公告
- 秋日限定款美景“上线”“菊花”抢先看
- 成都:全面开启重点景观照明设施
- 从老工业区到森林公园北京的“城市绿肺”是如何长出来的?
- 童心手绘“姑苏风景图” 老街巷焕发新生机
- 实拍!阜阳这个景观带基本完工!
- 精选 在收获的季节AECOM解锁了哪些新成就?
- 迭部:夏收开镰!景观水体
- 《北京隐秘景点不完全指南》15个先收好!
- 中山越秀天樾湾售楼处电线“越秀天樾湾”售楼处地址【官网】
- 景观造雾的作用景观规划意向图
- 国庆·氛围非洲的景观资料
- 相关文档华誉景观怎么样
- 路演]山水比德: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在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两大领域坚持自主创新
- 6个观光码头、5大功能分区!刚刚江核新规划出炉效果图酷炫!
- 这难道是目前最好的乡村景观设计了吗?|吴房村景观设计解析01|乡景笔记NO10
- 太狠了!“豪宅标准”做“改善”这家房企想不火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