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桥紧挨景观桥遭质疑 回应称已通过评审(图)
在建桥紧挨景观桥遭质疑 回应称已通过评审(图)
在建桥紧挨景观桥遭质疑 回应称已通过评审(图),景观绿地,景观铁艺护栏,成都的景观公司,
阅读提示郑州市东风渠景观桥旁又加建人车两用桥被市民质疑规划“近视眼”,5月15日本报C06版以《河上桥相连缘于规划“近视眼”?》为题报道此事后,引发很多网友持续热议,而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的回应则称,规划通过了有关领导、专家评审。
报道发出后,不少市民对规划部门此前公布的“解堵”这一建桥初衷,表达了看法。
市民赵先生说,东明路东风渠桥建成后,由南向北方向到鑫苑路向东至中州大道只能右拐,“等于又转回去了”,向西目前完全可绕行东风路、经三路;解堵用途可能就是鑫苑路由西向东右拐过桥后向南,绕开中州大道,但这作用也十分有限,因为向南的路同样不顺畅。
“现在周边多条道路施工,早晚高峰鑫苑路、东风路的东西方向通行压力已够大了。在不能增加东西方向通行能力的情况下,垂直方向连接两个拥堵路段,这是解堵还是添堵?”他说。
记者现场走访也发现,该桥建成后,鑫苑路下桥口距离西侧的福彩路只有不到200米。由此,经三路至中州大道段鑫苑路,短短的大约1公里,会形成4个路口。“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红绿灯,这样的路能快起来吗?”有网友说。
郑州市交警支队一名不愿具名的交警说,如果要打通断头路,应当在枣庄拆迁后,打通经一路和福彩路,形成从南至北直达北三环的通道。“我个人认为,修建东明路跨东风渠桥的解堵作用,十分有限。”这名交警说。
本报报道发出后,多位家住鑫苑名家的居民致电本报说,东明路人车两用桥建成后,将会直接对着小区大门口广场,“经常有很多居民在这里歇息、活动,而且桥面下桥路段肯定会有一定坡度,对小区居民特别是小孩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就此问题,记者5月24日下午致电郑州市金水区环保局,求证东风渠即将建设的几座人车两用桥的环评手续问题。工作人员说,相关单位并未向他们申报,他们也没有受理过这4座桥梁的环评报告。
当天下午,郑州市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处工作人员通过查询也表示,最近即将建设的有关郑州市东风渠人车两用桥的环评手续,他们“没有查询到”,“在我们的系统里,没有”。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市政桥梁的建设对周边环境肯定会有影响,按照规定必须履行环评手续。如果没有,环保部门就可以查处。
很多市民有一个共同看法,就是当初建设东风渠上的景观桥存在失误之处,应当一步到位,“讲求实用、超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5月15日上午,东风渠北侧一所专科学校工作人员王先生说,从北环路到中州大道的东风渠,除了北环路、花园路、经三路、中州大道各有人车两用桥外,还要建政七街、东明路、文博东路、徐寨路4座人车两用桥,加上现有的3座景观桥,该段东风渠的桥梁总数达到了11座。
据谷歌卫星地图测距,该段渠长约5公里。如此计算,桥梁密度达到了不到500米一座。
“是不是太密集了?郑州财政资金真这么充裕?”他说,市民也应在市政规划中发出声音。
不少网友认为,“百姓都能看出的问题,为啥规划方案最终通过了?和民意有差距的建设项目得以实施,公示程序是否只是走个形式?”
不少市民认为,目前东风渠桥上的人车两用桥尚未展开实质性施工,一些规划方案还有商榷的余地,“规划部门应当主动响应民意”,只有形成良性互动,城市建设才能更和谐。
5月17日下午6时,在记者发去采访提纲2天后,郑州市规划局新闻中心发来了该局针对东风渠景观桥、人车两用桥有关问题的回复。
这份回复说,东风渠滨河公园景观桥由4座人行桥组成,分别为郑花电站桥、花园路—经三路段桁架桥、花园路桥(原桥加宽改造)、经三路—中州大道拉索桥。2004年12月,由郑州市河道整治项目部委托上海冠达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完成规划设计方案。2004年12月20日,由郑州市规划局、郑州市河道整治项目部组织专家召开郑州市东风渠滨河公园景观桥规划设计评审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规划、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提出了评审意见。
根据规划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2005年1月—7月,郑州市河道整治项目部委托上海冠达尔钢结构有限公司及上海科达市政交通设计院完成四座桥的施工设计,市政府“三年大变”东风渠综合整治项目为2005年郑州市重点建设工程。
对东风渠4座跨渠人车两用桥梁的规划,该回复说明的原因是,根据“畅通郑州”活动暨2010年城建计划项目安排,为落实郑州综合交通规划确定的优化完善城市路网,打通交通通道和断头路的指导思想,为增加跨东风渠联系通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效缓解行政区交通压力,改善交通微循环。
“我局组织设计单位对中心区域路网进行了优化完善,规划4座跨东风渠桥梁分别是徐寨路桥、政七街桥、文博东路桥、东明路桥。”该回复说,该四座桥梁在功能设计上与景观桥完全不同,四座桥梁的建设能有效缓解东风渠区域花园路、经三路、中州大道上的交通压力,打通区域支路路网,完善交通微循环,同时与步行桥的功能分享,对改善区域交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项目按照原定规划实施,希望广大市民支持。
记者注意到,郑州市规划局的回复中,并未对评审会的参会领导姓名、专家姓名及其意见等详细情况进行披露。对造成“桥挨桥”奇观的原因是不是规划短视,回复也未正面说明。
昨日下午,市规划局交通规划处工作人员王女士说,由领导、专家参加的评审会通过的规划方案,也并非最终实施方案,还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等进行规划方案公示,之后再进行批前公示,全部通过后才可能实施。
“公示环节是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主要渠道,要是提得有道理,规划部门会改进调整。”王女士说,公示一般都在市规划局网站,时间是30天,批前公示一般在省会平面媒体,时间是7天,市民应当及时关注,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民朋友,如果您对东风渠现有景观桥及即将建设的人车两用桥有自己独到的意见和建议,欢迎通过新闻热线告诉本报,或者直接发送至记者电子邮箱。(大河报 记者李岩文洪波摄影)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阅读提示郑州市东风渠景观桥旁又加建人车两用桥被市民质疑规划“近视眼”,5月15日本报C06版以《河上桥相连缘于规划“近视眼”?》为题报道此事后,引发很多网友持续热议,而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的回应则称,规划通过了有关领导、专家评审。报道发出后,不少市民对规划部门此前公布的“解堵”这一建桥初衷,表达了看法。
市民赵先生说,东明路东风渠桥建成后,由南向北方向到鑫苑路向东至中州大道只能右拐,“等于又转回去了”,向西目前完全可绕行东风路、经三路;解堵用途可能就是鑫苑路由西向东右拐过桥后向南,绕开中州大道,但这作用也十分有限,因为向南的路同样不顺畅。
“现在周边多条道路施工,早晚高峰鑫苑路、东风路的东西方向通行压力已够大了。在不能增加东西方向通行能力的情况下,垂直方向连接两个拥堵路段,这是解堵还是添堵?”他说。
记者现场走访也发现,该桥建成后,鑫苑路下桥口距离西侧的福彩路只有不到200米。由此,经三路至中州大道段鑫苑路,短短的大约1公里,会形成4个路口。“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红绿灯,这样的路能快起来吗?”有网友说。
郑州市交警支队一名不愿具名的交警说,如果要打通断头路,应当在枣庄拆迁后,打通经一路和福彩路,形成从南至北直达北三环的通道。“我个人认为,修建东明路跨东风渠桥的解堵作用,十分有限。”这名交警说。
本报报道发出后,多位家住鑫苑名家的居民致电本报说,东明路人车两用桥建成后,将会直接对着小区大门口广场,“经常有很多居民在这里歇息、活动,而且桥面下桥路段肯定会有一定坡度,对小区居民特别是小孩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就此问题,记者5月24日下午致电郑州市金水区环保局,求证东风渠即将建设的几座人车两用桥的环评手续问题。工作人员说,相关单位并未向他们申报,他们也没有受理过这4座桥梁的环评报告。
当天下午,郑州市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处工作人员通过查询也表示,最近即将建设的有关郑州市东风渠人车两用桥的环评手续,他们“没有查询到”,“在我们的系统里,没有”。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市政桥梁的建设对周边环境肯定会有影响,按照规定必须履行环评手续。如果没有,环保部门就可以查处。
很多市民有一个共同看法,就是当初建设东风渠上的景观桥存在失误之处,应当一步到位,“讲求实用、超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5月15日上午,东风渠北侧一所专科学校工作人员王先生说,从北环路到中州大道的东风渠,除了北环路、花园路、经三路、中州大道各有人车两用桥外,还要建政七街、东明路、文博东路、徐寨路4座人车两用桥,加上现有的3座景观桥,该段东风渠的桥梁总数达到了11座。
据谷歌卫星地图测距,该段渠长约5公里。如此计算,桥梁密度达到了不到500米一座。
“是不是太密集了?郑州财政资金真这么充裕?”他说,市民也应在市政规划中发出声音。
不少网友认为,“百姓都能看出的问题,为啥规划方案最终通过了?和民意有差距的建设项目得以实施,公示程序是否只是走个形式?”
不少市民认为,目前东风渠桥上的人车两用桥尚未展开实质性施工,一些规划方案还有商榷的余地,“规划部门应当主动响应民意”,只有形成良性互动,城市建设才能更和谐。
5月17日下午6时,在记者发去采访提纲2天后,郑州市规划局新闻中心发来了该局针对东风渠景观桥、人车两用桥有关问题的回复。
这份回复说,东风渠滨河公园景观桥由4座人行桥组成,分别为郑花电站桥、花园路—经三路段桁架桥、花园路桥(原桥加宽改造)、经三路—中州大道拉索桥。2004年12月,由郑州市河道整治项目部委托上海冠达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完成规划设计方案。2004年12月20日,由郑州市规划局、郑州市河道整治项目部组织专家召开郑州市东风渠滨河公园景观桥规划设计评审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规划、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提出了评审意见。
根据规划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2005年1月—7月,郑州市河道整治项目部委托上海冠达尔钢结构有限公司及上海科达市政交通设计院完成四座桥的施工设计,市政府“三年大变”东风渠综合整治项目为2005年郑州市重点建设工程。
对东风渠4座跨渠人车两用桥梁的规划,该回复说明的原因是,根据“畅通郑州”活动暨2010年城建计划项目安排,为落实郑州综合交通规划确定的优化完善城市路网,打通交通通道和断头路的指导思想,为增加跨东风渠联系通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效缓解行政区交通压力,改善交通微循环。
“我局组织设计单位对中心区域路网进行了优化完善,规划4座跨东风渠桥梁分别是徐寨路桥、政七街桥、文博东路桥、东明路桥。”该回复说,该四座桥梁在功能设计上与景观桥完全不同,四座桥梁的建设能有效缓解东风渠区域花园路、经三路、中州大道上的交通压力,打通区域支路路网,完善交通微循环,同时与步行桥的功能分享,对改善区域交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项目按照原定规划实施,希望广大市民支持。
记者注意到,郑州市规划局的回复中,并未对评审会的参会领导姓名、专家姓名及其意见等详细情况进行披露。对造成“桥挨桥”奇观的原因是不是规划短视,回复也未正面说明。
昨日下午,市规划局交通规划处工作人员王女士说,由领导、专家参加的评审会通过的规划方案,也并非最终实施方案,还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等进行规划方案公示,之后再进行批前公示,全部通过后才可能实施。
“公示环节是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主要渠道,要是提得有道理,规划部门会改进调整。”王女士说,公示一般都在市规划局网站,时间是30天,批前公示一般在省会平面媒体,时间是7天,市民应当及时关注,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民朋友,如果您对东风渠现有景观桥及即将建设的人车两用桥有自己独到的意见和建议,欢迎通过新闻热线告诉本报,或者直接发送至记者电子邮箱。(大河报 记者李岩文洪波摄影)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相关文章
- 路演]山水比德: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在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两大领域坚持自主创新
- 湖北宜昌上空出现壮观的条状云景观
- 庭院景观设计:浅谈新中式庭院
- 时间的奏鸣仁恒国际社区 礼映江东时代
- 阴阳天机谱丨描绘创世之卷妙笔绘世活动攻略奉上!
- 不必远去!国庆假期运城的这些地方就是诗与远方!
- 【热点】太美了!东昌湖最新景观改造提升设计图曝光!
- 创新数据体系+特色景观 力争让“冰立方”惊艳世界
- 江苏省建筑景观设计公司优秀企业推荐
- 多元绿洲景观季 “有文化的”景观设计
- 【喜迎二十大】“美丽红桥”主题景观亮相津城
- 【官网】北京天润福熙大道售楼处电话丨天润福熙大道售楼处位置丨楼盘最新动态!
- 《极限竞速:地平线》DLC风火轮现已推出 包含大量新车与可探索景观
- 园子里的极简东方景观资料表格
- 【聚焦COP15】云南昆明:景观亮化提升城市夜间形象
- 海曙新闻网景观快题作业
- 北京园林景观设计公司转让项目020324
- 膜结构景观新样式新鲜出炉
- 远方的家 住得舒适也要“拍得好看”这些地方自成风景
- 十三艺节专刊|“ToMASTER明日大师”:与青年艺术家共绘未来 让艺术连接大众